中化新网讯 近日,中国海油表示,我国首个自营深水油田群流花油田群原油累计产量突破3800万吨。
流花油田群是我国首个深水油田群,最大水深约为437米,目前5个油田在产。该油田群拥有我国海上油气田规模最大的水下生产系统,生产设施包括三座深海“国之重器”: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设的深水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海洋石油119”、亚洲首艘圆筒型FPSO“海葵一号”、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助力我国深水油气资源高效开发。

图为该油田正在运行的“海葵一号”。(黄子阳 摄)
目前,“海基二号”平台已投产27口生产井,日产原油3400吨,较原计划高峰产量提升约25%。亮眼成绩的背后是该油田群构建的以数字孪生系统为核心的智能化运维平台,可实现设备状态预测、维修方案模拟与海洋环境实时检测,推动深水油田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面对我国南部海域台风频发的挑战,流花油田群完成智能化升级,具备在“台风生产模式”支持下的稳定生产能力。今年9月,在超强台风“桦加沙”(风力超17级)袭击期间,平台系统稳定运行,验证了我国深水工程设施的可靠性。
10月22—24日,2025年中国氢能产业大会在广东佛山举办。与会专家指出,我国绿氢产业快速发展,到2030年产量有望超300万吨,未来仍需在政策、核心技术、标准体系和应用场景等方面发力。
10月19日,国轩高科零碳负极材料工厂发布会在内蒙古举行。该企业宣布,随着绿电并网,项目生产运行用电全部实现绿色能源替代,由该企业打造的全球首个零碳负极材料工厂正式落地内蒙古乌海市。
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加快推进能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要建立信用承诺制,作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依据,并对不同等级的经营主体实行相应奖惩措施,以推动能源行业守信...
10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可再生能源消费最低比重目标和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制度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