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生产一线最小组织单元,班组直接对接设备运行与工艺操作关键环节,是节能降碳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激活班组能量,是煤化工企业构建内生性节能降碳能力的有效路径之一,可通过三大举措,进一步释放班组节能降碳潜能。
一是推行班组能耗对标管理。各生产班组要建立关键绩效指标体系,涵盖吨产品综合电耗、蒸汽消耗等核心数据,实现日清日结与可视化公示。这一机制让节能从抽象概念变为具体数字,在班组间形成“比学赶超”氛围。
二是鼓励班组微创新与金点子。要设立专项奖励机制,激励员工针对“跑冒滴漏”和效率瓶颈问题提出小改小革方案。可设立“微创新之星”“金点子奖”等专项荣誉,配套奖金、晋升加分或实物奖励等,激发岗位员工围绕设备优化、流程简化、节能降耗等方向小改小革,汇聚成可观的节能效益。
三是培育全员参与的节能文化。要通过持续培训、案例分享与宣传引导,将节能意识从制度要求内化为员工自觉行动。“随手关灯、杜绝滴漏”成为工作习惯,岗位巡检时主动排查能耗异常、操作中自觉优化参数,形成“节能降碳人人有责、人人可为”的文化土壤,为长效节能降碳提供思想保障。
总之,小班组虽组织规模小,却能在节能降碳中发挥大作用。依托科学理论指导,通过机制创新与文化培育,激活班组这一“微动力源”,可为煤化工企业绿色转型提供可持续的基层支撑,让“双碳”目标在生产一线稳步推进。
作者:潞安化工丰喜集团临猗分公司尿素压缩车间 田黎明
下一话题:如何破除“内卷式”竞争
近日,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被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石油和化工行业如何搬掉“内卷式”竞争这一行业发展的“绊脚石”?化工企业如何在改造升级、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经营理念等方面谋划新思路、新举措,防止“内卷”?本版《大家谈》栏目下一话题“如何破除‘内卷式’竞争”诚邀您畅所欲言。
11月21日上午9时,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第二作业区注采4-5班采油工王玉峰在例行巡检时,发现井场附近的管线存在漏点。副班长李雅文得知情况后,迅速组织人员抢修,历经2个小时后抢修结束,确保了安全生
11月18日,中原大化区举办2025年第二期职工心理健康专题讲座,为职工带来一场实实在在的心理关怀。来自各基层单位90余名职工代表聆听了讲座。
11月19日,吉林石化招标中心传出捷报:该中心成功处置一家石化企业257吨废催化剂,成交额达1.8265亿元,创下招标中心拍卖业务单笔成交金额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