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深陷区崛起“能源绿洲”——走进白音提布生态光储电站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一片深蓝色的光伏板阵列如波浪般铺展开来。这里是国家能源集团国电电力白音提布光储电站——一座在布尔台采煤深陷区上将生态伤疤转化为“绿色能源+生态修复”试验场的创新之地。近日,《中国化工报》记者走进白音提布,探寻这座光储电站如何以科技之力奏响生态与能源的和谐乐章。

downLoad-20250513100224.jpg

国家能源集团国电电力白音提布光储电站。(刘志永 摄)

  从沉陷区到能源绿洲——一场土地的“重生”

  驱车驶入电站,连片的光伏板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板下生长的耐阴植物与远处起伏的地势遥相呼应。“这里曾是采煤沉陷区,地表塌陷、扬尘漫天,土壤结构被严重破坏。”电站负责人康宏介绍说。

  通过覆盖光伏板抑制扬尘、板下种植耐阴作物,这片土地实现了从“黑色疮疤”到“蓝色屏障”的转变。更深远的是,光伏电站的建成让传统煤矿区摆脱了对煤电的依赖,每年输送约4亿千瓦时的清洁电力,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8万余吨。

  “风沙少了,我们计划让草场慢慢恢复,明年你们再来的时候,牛群也有了新牧场。”康宏指着远方那块他们准备种植苜蓿的空地,满眼的笑意。

  从人工巡检到“天空之眼”——光储电站有“智慧”

  在电站的智能监控中心,大屏幕上跳动着实时数据:发电量、储能状态、设备健康度……运维人员轻点鼠标,一架无人机从远处的机库自动升空,开始对光伏板进行巡检。“过去人工巡检3万块组件就需要1天时间,现在无人机仅1小时就能完成。”电站的技术人员高兴地介绍道。

  通过可见光与红外热成像双模识别,人工智能系统能精准捕捉龟裂、热斑、蜗牛纹、植被遮挡等17种缺陷,并自动形成包含巡检日志、设备故障地图、设备故障类型、设备故障数量等信息的光伏区巡检缺陷报告。当Ⅳ智能诊断系统发现异常时,无人机还会“接单”飞赴现场二次确认。这种“天眼+地网”的协同,让组件故障处理效率提升40%,每年减少发电损失超百万千瓦时。

  从光伏发电到调峰储能——“捕捉”每一缕阳光

  电站内,平单轴跟踪支架如向日葵般缓缓转动,追逐着太阳的轨迹。“这种技术让发电量比固定支架提升12%~15%,相当于每天多‘捕捉’1小时阳光。”工程师指着旋转的光伏阵列解释道。

  一旁的储能集装箱无声运作,电池组在电网低负荷时储电、高峰时放电,每日完成2次充放循环,年调峰电量达500万千瓦时。更令人惊讶的是,运营2年后电池容量衰减率不到2%,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储能设备的稳定运行,让弃光率始终控制在较低水平。”康宏介绍道。

  从示范电站到生态集群——蓝色矩阵不断延伸

  荣誉墙上,2023年全国光伏场(站)劳动竞赛优胜奖、2024年安全管理标准化一级班组等证书熠熠生辉。这些奖项背后,是白音提布对行业标准的重塑——它证明了采煤沉陷区不仅能修复生态,还可成为高收益的新能源基地。

  未来,他们将通过技术迭代,将“光伏+储能+生态修复”模式复制到更多地区。“我们希望将这种理念传播得更远,在更多合适的场景厚植绿色能源的沃土。”说到此处,值守电站的工作人员望向远方,那里,新的光伏矩阵正在搭建。

  白音提布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关于技术创新的案例,更是一场关于土地重生、能源转型、人与自然和解的深刻叙事。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双碳”目标下,中国能源革命的另一种可能——用科技治愈生态,让阳光照亮未来。


相关推荐

2025北京科博会-绿色经济新质技术与产业合作推介会举办

AI、绿色循环与碳管理、生物技术3大领域成热点5月10日下午,2025北京科博会-绿色经济新质技术与产业合作推介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AI、绿色循环与碳管理、生物技术”3大领域成为业界热议的“绿色....

2025-05-13     中化新网

碱业发展质监先锋QC小组:攻克难关,与0.05%较劲

“接下来,我们分组实验,找出汞量法测定倍半碳酸钠盐分准确率低的原因。”碱业发展化验室内,质监先锋QC小组正在进行“提高倍半碳酸钠盐分分析准确率”课题相关试验。小组成员们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着...

2025-05-13     中化新网

我国成功研发氦气低温精制及脱氖装置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消息,近日,由中国电科博微成功研制的低温精制及脱氖装置通过出厂验收,为我国氦产业链自主创新注入强心剂。低温精制及脱氖装置运用国际领先的超低温吸附分离技术,通过自主创新,可....

2025-05-13     中化新网

潞安恒通生产管理部电气中心:深耕“算账文化” 激活创新动能

  近期,潞安恒通化工公司生产管理部电气中心秉持“精打细算、挖潜增效”原则,立足实际,以创新思维和务实举措,扎实推进电气设备计划检修与技术创新工作,在降本增效、保障生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精准施...

2025-05-13     中国化工报

复合有机污染物降解有新法

  上海交通大学等在环境微生物技术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用合成生物学方法构建的需钠弧菌工程菌株能在高盐工业废水和高盐土壤中同时降解多种有机污染物,为解决石化废水排污、海洋石油泄漏等问题提供了技术方案。

2025-05-13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