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油田研究院:为油气勘探装上“智慧大脑”

 中化新网讯 从地震解释的“智能读图”到测井解释的“一键建模”,再到天然气开发的“数字孪生”,面对油气勘探开发的诸多复杂挑战,江汉油田研究院科研人员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应用,以AI强大的数据处理和智能分析能力,大幅提升工作效率与准确率,为油气发现注入强劲动能。

在复杂构造区的地震资料解释中,传统人工解释需逐层追踪层位、闭合断层,耗时耗力且易受主观因素影响。然而,随着AI智能解释技术的引入,这一局面得到彻底改观。科研人员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训练AI系统自动识别地震波形中的特征,完成层位追踪、断层识别和地质体刻画等任务。这一创新不仅大幅提升解释效率,更通过高精度解释为开发方案优化提供了可靠依据。“AI就像一位‘超级地质学家’,能快速捕捉人工难以发现的细节。”该院地球物理所主任师周从业表示。在红星地区五连片地震资料解释中,相较于传统人工解释方法,AI的应用使得层位解释效率提升100%,断层解释效率提升50%,断层解释精度提升20%,为红星地区超千亿方储量提交立下汗马功劳。

如果说地震资料解释是AI在勘探环节的“智慧展现”,那么测井解释则是其在开发领域的“深度渗透”。油田老井资料质量参差不齐,岩性复杂,传统方法依赖技术人员经验,不仅效率低,而且误差率较高。为破解这一难题,该院自主研发了UP软件,基于“多矿物联合反演”技术,通过神经网络算法定量计算地层矿物含量,自动完成岩性识别与划分,实现测井矿物解释流程智能化。操作人员只需把常规的测井数据输入系统,再结合少量关键井的实测资料建立起一个初始模型,软件就能自主学习并运行。“以前,一口2000米深的井,光是做矿物定量分析就要耗时1到2天,现在有了这个模型,同样的工作一天之内就能完成,效率直接翻倍,准确率也大幅提升。”该院地球物理所副主任师曾芙蓉说。该技术不仅在老区新探中大显身手,助力百吨高产井钟99斜井的发现,还推广到红星等多个新区的勘探中,成为油田增储上产的一把“利器”。

在天然气开发中,科研人员同样将AI技术运用得淋漓尽致。科研团队依托人工智能技术突破,构建了智能化建模数模一体化技术体系。该技术基于已完钻井分层解释数据,优化选取深度学习算法,建立智能分层预测模型,实现新井分层预测,同时自研地质统计学算法,构建自动更新机制,让地质模型随新增数据实时迭代更新。利用海量压裂缝网模拟数据,提高模型的泛化性和精度。技术应用后极大提升了地质导向精度,提高了模型更新、压裂模拟等工作效率。水平井目的层穿行率更高,完钻井层位划分更精细,区块模型更新更高效,压裂缝网模拟更精准。目前已应用于涪陵气田70多口井的地质导向中,保障水平段优质靶窗穿行率95%以上,为天然气开发的高效、精准推进筑牢了根基。

相关推荐

江汉油田研究院:专属“AI助理”让科研告别“低效痛点”

“现在做课题调研,再也不用一头扎进文献海洋里逐篇筛选了,AI助理能直接帮我梳理出关键脉络,效率提升了好几个量级。”11月3日,谈起最近院里推广的科研AI助理,江汉油田研究院采集处理所工程师彭连滔感慨道...

2025-11-05     湖北石油和化工新闻

中海油天津新材料基地项目(一期)建设完成重大节点

11月4日,由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一建设有限公司(简称十一化建)江苏分公司承建的中海油天津新材料基地项目(一期)项目与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院)召开“10·31”节点目标总结暨党建共建表...

2025-11-05     河南石化新闻

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第一作业区网格赋能助力稳产

11月5日,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第一作业区注采2-7班班长刘珂铭正带领网格员在计量间核实高产井产量。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第一作业区积极构建红色网格治理模式,坚持把网格治理与夺油抢产深度融合,将

美思德吉林公司获吉林省智能工厂认定

2025年10月,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2025年度第二批吉林省数字化车间(生产线)、智能工厂和未来工厂认定名单,美思德(吉林)新材料有限公司有机胺催化剂工厂凭借卓越的数智化建设成果,成功入选吉林省...

2025-11-05     中化新网

丰喜泉稷的造粒塔缘何“不冒烟”?   

  10月22日,笔者受邀参加潞安化工丰喜集团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走进丰喜泉稷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喜泉稷)考点时,笔者发现厂区内的造粒塔不冒烟,不由发出疑问:“这是临时停车了吗?”  “没有停车,...

2025-11-05     中国化工报

上海石化竞价处置废旧物资   

  中化新网讯今年以来,上海石化通过构建精细化、透明化、规范化的废旧物资处置体系,实现废旧物资增值最大化。截至9月底,该公司累计完成废旧物资处置业务181笔,创效3000万元。  为保障废旧物资处...

2025-11-05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