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合成氨、甲醇行业应重点推进五项工作

中化新网讯 1119日,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顾宗勤在四川宜宾召开的2025年天然气原料合成氨、甲醇生产技术交流会上作主旨报告指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天然气合成氨、甲醇行业必须坚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节能降碳为抓手,以安全环保为底线,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增强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下一步,全行业应重点推进五个方面工作。

QQ20251120-134828.jpg 

一是系统推进节能降碳,大力提升能效水平。顾宗勤指出,“十四五”以来,国家持续加大节能降碳政策引导力度,先后出台《合成氨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等文件,有力推动了行业能效提升和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迈入“十五五”新阶段,节能降碳仍将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文件,为行业绿色升级提供了明确的资金支持路径。该《办法》明确提出,支持电力、钢铁、化工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项目,支持煤化工项目低碳化改造,支持绿色甲醇生产项目,支持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应用、零碳园区、规模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等,同时明确了支持方式和比例,重点行业节能降碳、煤炭消费清洁替代等项目的支持比例为核定总投资的20%。企业应积极把握政策窗口,拓宽资金渠道,积极实施节能降碳升级改造,尤其是西部地区企业可叠加享受多重政策红利。目前《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已将能效达到标杆水平的改造项目参照鼓励类管理,《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继续执行15%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在相关资质认定方面,经氮肥协会组织专家评估,目前已有多家西部氮肥企业凭借增值尿素与高效肥等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达标,成功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10个百分点的政策优惠,充分体现了政策引导与产业升级的协同效应。

二是深化水效提升行动,强化水资源集约利用。顾宗勤介绍说,近年来,工业节水标准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工业用水定额 第8部分:合成氨》国家标准已正式实施,黄河流域合成氨、尿素、甲醇取水定额强制性国家标准也已进入最后审定阶段。这批标准的出台与实施,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推进水资源集约利用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全国用水效率、强化流域治理、保障国家水安全的迫切需要。标准实施后,将从技术和管理两个维度推动全国及黄河流域八省区合成氨、尿素、甲醇行业的用水效率系统性提升。

顾宗勤建议,天然气氮肥、甲醇企业应从四个方面积极应对:一是主动对标新标准,开展用水评估和水平衡测试,识别节水潜力环节;二是加快实施节水技术改造,逐步淘汰高耗水、低效率的工艺设备,积极应用循环冷却、中水回用和废水零排放等先进节水技术;三是完善用水管理制度,建立从取水、用水到排水的全过程管控机制;四是达到用水定额先进值的企业,可按规定程序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享受水资源税减免的优惠政策。通过标准引领与政策激励相结合,将有效推动行业用水方式向集约高效转变,为构建节水型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提升科技核心竞争力,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顾宗勤强调,受价格天花板与成本地板价的双重挤压影响,天然气氮肥企业普遍面临“价格倒挂,成本承压”的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科技创新已从发展选项转变为破局关键,必须通过技术赋能实现降本增效与价值链提升。

顾宗勤建议重点从四方面寻求突破:一是加大研发投入,完善创新机制,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应对成本压力提供系统性支撑;二是研发和应用绿色低碳技术,积极应用高效转化、低压氨合成、新能源耦合降碳等先进工艺技术,提高余热余压利用效率,切实降低能源消耗与碳排放强度,从源头缓解成本压力;三是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全流程智能化改造中的深度应用,通过提升运行效率降低人工与运维成本;四是发挥标杆引领促进作用,行业涌现出的一批在节能降碳、水效提升、智能制造等方面表现突出的标杆企业,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全行业要向这些企业看齐,激发"比学赶超"的内生动力。

四是强化标准引领,夯实发展根基。顾宗勤指出,当前,天然气氮肥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行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行业必须走出一条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标准引领势必发挥关键作用。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化肥行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工业用水定额 第8部分:合成氨》等已发布国家标准的宣贯实施,加快落实即将发布的黄河流域合成氨、尿素强制性用水定额等国家标准;另一方面,要加快完善行业绿色标准体系,扎实推进在研团体标准的编制工作,同时前瞻性布局一批新的标准项目。当前,亟待制定包括天津日中环保节能型涂料技术规范,以规范新型节能材料在转化炉等高温设备中的应用;制定尿素造粒塔尾气检测规范,推动行业实现精准治污,确保检测结果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制定零碳工厂评价指南和零废工厂技术要求等引领性标准,为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技术依据和管理规范。

五是大力推动产业链延伸,稳步推进多元化发展。近年来,一批企业主动推进产品结构从“单肥主导”向“肥化并举”战略转型,逐步向高端价值链延伸,有效拓宽了盈利渠道,走出了可持续发展之路。

顾宗勤指出,受原料天然气价格高位运行、尿素同质化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全行业要积极探索和尝试在产品结构上下功夫:一方面,要做强新型肥料体系,提升农化服务质量,顺应农业绿色化、精准化需求,积极布局缓控释肥、水溶肥、增效尿素等差异化产品;另一方面,要延伸高端化工产品链条。目前三聚氰胺、车用尿素溶液等传统下游发展潜力紧缩,而高端工程塑料聚甲醛等新材料化工产品,正成为企业差异化布局的重点,全行业要积极推动“氨-肥-化”协同发展,只有推进产业链优化延伸,“做强新型肥料”与“延伸高端化工”两条腿走路,才能增强核心竞争力,构建多元盈利格局,灵活应对市场波动。

 


相关推荐

我国首个绿氢煤化工项目全面投运

  今天(11月20日),中国大唐多伦15万千瓦风光储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全面进入市场化运营,这是国内首个绿氢耦合煤化工示范项目。“绿电制氢+余电上网”的协同模式成功落地,为煤化工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

2025-11-20     央视新闻

精细硫化学品拥抱战新和未来产业大有可为

中化新网讯 11月19日,太原理工大学煤化工研究所原副所长,山西省化工协会、焦化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苗茂谦教授表示,精细硫化学品拥抱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大有可为。 硫资源是国家基础工业和国防工业....

2025-11-20     中化新网

中仑新材新能源膜材项目投产

11月3日,中仑新材新能源膜材项目投产仪式在其厦门基地举行。仪式上,中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电容膜产品“长塑高功能电容膜”首发亮相。本次投产的世界级BOP....

2025-11-20     中化新网

钛白粉出口回暖,增长可能还会延续

中化新网讯11月17日,从国家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钛白分中心获悉,钛白粉行业出口回暖,增长明显。据海关统计,9月份中国钛白粉出口量为15.63万吨,同比增长6.52%,环比增长12.68%。据钛.....

2025-11-20     中化新网

磷酸铁锂增产不增收,行业携手“反内卷”

遏制“内卷式”竞争引导产能有序释放中化新网讯11月18日,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主办的《磷酸铁锂材料行业成本研究》研讨会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发布厅召开,与会专家、企业代表共探锂电产...

2025-11-20     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