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从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获悉,全球首座移动式注热平台“热采一号”在山东威海出坞下水,我国海上稠油热采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为规模化、高效化撬动海上稠油资源开拓新路径、激活“新引擎”。
登上“热采一号”,四根高度超过70米的桩腿进入视线,这是该平台可实现海域移动作业的关键装置。“‘热采一号’为海上采油平台完成稠油注热服务后,可依靠其四桩腿自升式结构‘拔腿就跑’,并在拖轮牵引下移动至其他作业区域再次扎根作业,让渤海海域共享注热服务,稠油热采规模化变为现实。”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热采一号”项目经理吴南说,“热采一号”可以穿梭不同平台进行注热,有效降低稠油油田开发成本。
据介绍,“热采一号”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国内首个海上移动式试采平台“海洋石油162”升级改造而成。项目于今年1月启动,改造重点包括新增海水处理系统、蒸汽锅炉系统、氮气系统等。项目团队攻克了高温高压注气管线、电缆传输等多项技术难题,对原平台100余台套设备进行拆除利旧,并完成新平台500余吨钢结构的焊接和管线电缆安装工作。
在平台新增的二层甲板上,3套巨大的蒸汽锅炉系统引入注目,作为“热采一号”的“制胜武器”,该套注热系统可同时为6口油井快速注入温度超过300摄氏度的高压蒸汽,改变了以往采油平台“各自为阵”,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安装注热装备、只能对两口井实施固定注热的局面,大大提高稠油热采作业效率和 “低边稠”油田开发经济性。
稠油即相对黏稠、流动性差的原油,宛如“黑琥珀”一般,开采难度很大。与常规原油“冷采”的开发模式不同,稠油通常采用“热采”模式。“热采一号”的核心能力是将高温高压的蒸汽注入油层后,使稠油黏度降低,成为流动性好、易开采的“稀油”。
作为世界四大稠油生产国之一,我国稠油资源量约有198.7亿吨,仅在渤海海域,稠油储量就占原油总探明储量的近一半。唤醒这部分沉睡的“海底宝藏”,变规模储量为产量,成为中国海油加快油气资源供给保障中心建设、渤海油田实现油气上产4000万吨目标的重要攻关方向。
3月26日,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油工程”)获悉,近日,首座海洋油气装备专用十万级高度洁净室在天津滨海新区海油工程特种设备分公司擎海智控车间建设完成,进入调试阶段,助力我国海洋油气装备精...
3月24日,中国石油集团宝石管业有限公司资阳钢管公司营销中心负责人告诉笔者。截至目前,该公司已为国家“十四五”重大能源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广西LNG外输管道复线(百色-文山)工程提供优质螺旋管产品20...
3月16日,从石化四建储运工程公司承建的海南商储二期项目传来消息,首台10万立方米双盘外浮顶原油储罐经过全体参建员工的努力,正式进入储罐上水试验工序,标志着这个项目水压试验工作全面启动。
3月12日,由石化四建储运工程公司承建的海南商储原油储罐二期项目工程,随着最后一块壁板的吊装作业结束,工程项目8台10万立方米原油储罐全部封顶,顺利完成一个重要节点。据介绍,自工程项目开工以来,参建....
2月16日,由长城钻探钻井二公司50106队施工的宜庆27-40X2井顺利完钻,钻井周期11.3天,首次实现“一趟钻”打穿刘家沟及石千峰两个层位,刷新了辽河流转宜川区块钻井周期最短施工纪录,这也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