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为推动产业升级,加强集约用地,提升环保与安全水平,河南省平顶山尼龙新材料开发区日前出台《企业(项目)准入及退出管理制度(试行)》(下称《制度》),旨在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打造一流生态绿色园区。
“作为河南省重点发展的尼龙新材料产业基地,尼龙新材料开发区承担着推进平顶山市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使命。随着园区发展规模的持续扩大,亟需通过制度创新强化项目管理,实现集约、绿色、安全发展。”尼龙新材料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刘明毓表示,《制度》是依据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精神,结合开发区实际制定的一项重要规范性文件,不仅明确了项目“可以进”“怎样进”,也规定了企业“应该退”“如何退”,从而实现园区企业动态优化和产业结构持续提升。
什么样的项目可以入驻园区?《制度》明确了5个前置条件,即把好五道关。
一是产业政策关,项目须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鼓励或允许类,重点引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关联度强的尼龙新材料项目,严禁淘汰类、禁止类项目入园。二是安全环保关,项目必须采用先进工艺和设备,具备可靠的环保和安全设施;危险化学品项目须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的鼓励类要求。三是经济效益关,项目总投资原则上不低于1亿元,投产后亩均投资不低于300万元。四是企业资质关,投资主体须实力雄厚、权属清晰,无重大失信记录。五是用地约束关,鼓励建设多层厂房,严禁在项目用地范围内建设住宅、宾馆等非生产性配套设施。
《制度》要求,项目成功入驻开发区,需经“三级联审”程序。“这一评审机制切实保障了项目决策的科学性与公正性,从源头上严把项目质量关。”刘明毓表示。
此外,《制度》还系统规定了企业退出机制,涵盖标准化厂房企业退出和单独供地企业退出两种类型。退出触发情形包括:违法经营、擅自转租,重大安全隐患拒不整改,未按约定履行投资协议,违反环保、安全法规情节严重等。
“《制度》的出台,标志着尼龙新材料开发区在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方面迈出关键一步。”刘明毓表示,这一制度的实施,将吸引高质量项目落户,加快落后产能退出,推动尼龙新材料开发区加速建成全省一流的生态绿色园区。
今年以来,江西都昌工业园区聚焦“盘整低效用地、提升亩均效益”目标,通过机制创新、精准施策和高效服务,实现存量土地活化利用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为县域工业经济提质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近日,青海省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聚焦安全生产关键领域,以“清单化管理明责、重点时段精准盯防、专项整治攻坚”的组合策略为抓手,在机制创新、化工整治、安全教育、应急保障方面发力,加快构建“源头严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