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大数据等推动化工基础理论取得突破
中化新网讯 “在‘双碳’等国家重大需求牵引下,化工基础理论发展、工程技术更新迭代所需基础物性严重缺失,亟须人工智能方法引入的化工物性获取新范式。”日前,中国化工学会化工大数据与智能设计专委会主任委员、南京工业大学陆小华教授在第12届世界化学工程大会暨第21届亚太化工联盟大会“化工热力学与大数据”分论坛上的一番话,引起了在场诸多专家学者的共鸣。
谈及如何借助信息时代纷繁复杂的大数据浪潮,推动化工热力学等基础学科理论取得突破,包括德国最高科学奖(莱布尼兹奖)获得者Gabriele Sadowski教授在内的专家一致认为,未来要做好三件事:一是将理论计算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化工大数据的可溯源性和准确性是化工今后智能化设计的关键,需要有基于分子间作用的机理模型的介入;二是加快现代化工基础数据的获取,构建基于化学工业过程、实验研究、文献数据等多维度、全链条的化工大数据库;三是对低碳目标下化学工业的产品及工艺进行智能设计,重构面向实际工业应用的数据清洗、机制获取、工艺优化、技术迭代的研究新范式。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的应用也对行业数据的可靠性与规范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人工智能新时代下推动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将传统由经验驱动的化工研发转变为数据驱动的智能新范式?
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电子化学品行业中心科技副总师施航认为,首先要开发明确具体的数据要素应用场景,发挥协同优势,实现数据多方价值,推动数据共享流通,深度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其次是要建设统一的规则机制和安全可靠的技术体系,促进数据可持续发展;最后是要开展数据提供方、使用方和服务方生态体系的建设,实现多元主体间数据共享、共用、共治。
本场分论坛由南京工业大学承办,吸引了来自美国、英国、德国、丹麦、意大利、瑞典、俄罗斯、日本、印度等国家及地区的120余位国际顶尖化工热力学与人工智能专家学者参会。
“人工智能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加速智能时代的到来。”7月26日,在上海世博中心开幕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以下简称WAIC2025)上,科技部部长阴和俊如是说。
“上半年实现利润同比增加1787万元,提前半年完成年度利润目标,生产经营整体呈现产量与效益双高、消耗与成本双低的良好态势。”7月23日,山东海化股份有限公司溴素厂在年中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奋的答卷。
7月24日,山西省天然气有限公司传出消息,该公司为提升燃气场站的安全运营管理水平,实现气体计量方式转变,在运行的燃气站共建成29座“分析小屋”,引入气相色谱分析仪、氢气分析仪、总硫分析仪等69台套智能...
日前,扬子石化以“数据+平台+应用”为导向,成功研发流量计在线监控系统。该系统通过创新技术突破传统计量管理模式,实现贸易计量仪表全流程智能管控。其应用成果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计量测试促进产业创新发展”...
近日,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西省数据局等部门印发《关于加快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明确提出到2027年全省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基本建成,数据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