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油田八面河地区负向构造带勘探喜获突破

中化新网讯 近日,从江汉油田八面河油区勘探一线传来喜讯,位于该地区沟谷带的重点探井面1501斜井,在完钻试油后成功获得日产9.1立方米的高产工业油流。这一突破标志着八面河地区勘探工作实现从传统构造带向新区带的战略转移,为老区稳产上产注入了新的动力。

前期,八面河地区碳酸盐岩勘探主要集中于鼻状构造脊。为拓展勘探领域,江汉油田研究院科研人员聚焦沟谷带开展深化研究,通过精细解析同沉积断层、刻画古地貌特征,明确了控制沟谷形成的同沉积断层与古地形共同控制颗粒碳酸盐岩厚带发育的规律。基于该认识,初步厘清了碳酸盐岩厚带的展布特征。

经地质—地震综合优选,该院研究团队部署实施面1501斜井和面1509斜井。目前,两口井已完钻,钻遇储层与油层厚度均实现成倍增长。其中,面1501斜井钻遇油层14.5米,厚度为上升盘的4倍,试油获日产9.1方工业油流;面1509斜井钻遇油层16.4米,厚度为上升盘的2倍,进一步证实了该区带的良好勘探潜力。

沟谷带两口探井的成功钻探,不仅揭示了断层下降盘是碳酸盐岩发育的“厚带”,为油气聚集提供了广阔的“储集空间”,也修正了以往对构造边缘地带的片面认识,明确了“负向构造带”同样具备优良的成藏条件。传统观点认为,油气更易富集于地势较高的“构造脊”,而面1501斜井的突破,打破了这一思维定式,证实了沟谷带同样具备成藏潜力。该认识将八面河地区的勘探范围从传统高地拓展至以往被忽视的洼陷区,显著拓宽了勘探空间。

下一步,科研人员将加快推进面1509斜井的试油作业,深化沟谷带储层展布规律与成藏机理研究,持续完善地质认识,重新评估区域资源潜力,并以此为基础优化部署下一批勘探井位,助力江汉油田八面河油区勘探开发再上新台阶。


相关推荐

2025年中国氢能产业大会:2030年我国绿氢产量有望超300万吨

10月22—24日,2025年中国氢能产业大会在广东佛山举办。与会专家指出,我国绿氢产业快速发展,到2030年产量有望超300万吨,未来仍需在政策、核心技术、标准体系和应用场景等方面发力。

2025-10-28     中国化工报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迈入标准化新阶段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国和消费国。

2025-10-28     中国化工报

全球首个零碳负极材料工厂落地

10月19日,国轩高科零碳负极材料工厂发布会在内蒙古举行。该企业宣布,随着绿电并网,项目生产运行用电全部实现绿色能源替代,由该企业打造的全球首个零碳负极材料工厂正式落地内蒙古乌海市。

2025-10-28     中国化工报

国际绿色航运走廊合作倡议发布

10月19日,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开幕式在上海举行。

2025-10-28     中国化工报

能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行动方案出台

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加快推进能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要建立信用承诺制,作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依据,并对不同等级的经营主体实行相应奖惩措施,以推动能源行业守信...

2025-10-28     中国化工报

可再生能源消纳办法征求意见 首次将非电消费纳入考核

  10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可再生能源消费最低比重目标和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制度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

2025-10-21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