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双环路脑机接口系统解决方案问世

天津大学与清华大学联合发布无创演进脑机接口新成果

中化新网讯 更高精度、更低能耗、能处理更复杂任务的脑机接口系统出现了!2月17日,天津大学脑机海河实验室和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强强联手,开发了一款基于忆阻器神经形态器件的新型无创演进脑机接口系统。这项研究揭示了脑电发展与解码器演化在脑机交互过程中的协同增强效应,实现了人脑对无人机的高效四自由度操控。相关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自然·电子》。

脑机接口能实现大脑与机器直接信息交流,促进生物智能与机器智能融合,被认为是新一代人机交互和人机混合智能的核心技术。如何通过脑机之间的信息交互实现“互学习”,进而促进脑机智能的协同演进,是突破脑机性能瓶颈的重点和难点。但目前脑机交互过程中大脑与机器的动态耦合机制尚未厘清,导致脑机之间的长时程互适应能力较弱,工作性能随时间下降严重。

天津大学与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发现,脑电信号中的非平稳特性不仅来源于传统观点认为的背景脑电变异,而且与闭环脑机交互引导下的任务脑电演变密切相关。基于这一发现,团队首次提出了“双环路脑机协同演进框架”,并通过忆阻器神经形态器件构建了全新的脑机接口系统。在双环路框架下,“机学习”环路中的忆阻器解码器通过适应脑电信号波动完成解码参数更新,“脑学习”环路中的任务相关脑电特征在“决策—反馈”循环的引导下不断正向演化。相关算法基于128kb规模的忆阻器神经形态器件实现了硬件化部署,将脑电信号的多步计算过程优化为单步计算。相比于传统纯数字硬件方案,忆阻器新方案的归一化解码速度提高了2个数量级(百倍)以上,能耗降低了3个数量级(千分之一)以下,高效支撑了四自由度脑控无人机任务目标的成功实现。在连续6小时的长时程脑机交互实验中,大脑和解码器的贡献比例呈现动态变化,呈现出脑机协同演进的过程:初期以解码器自适应更新为主,随着时间推移,大脑贡献逐步增加,最终脑机接口性能不仅没有下降,其准确率还提升了约20%。

“这项研究首次提出了脑机协同演进的概念,并基于忆阻器神经形态器件完成了技术验证,通过长时程大脑与忆阻器神经形态器件之间的信息交互初步实现了生物智能与机器智能的互适应、互学习,为研发未来实用型脑机接口系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也为脑机融合智能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天津大学脑机海河实验室许敏鹏教授表示,“我们这款系统未来计划拓展到更多便携式或可穿戴脑机接口设备中,服务于消费级、医疗级等各类智能人机交互实用场景。”

相关推荐

华仕达入选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名单

2月17日,记者从青岛华仕达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被山东省科技厅批准为科技型企业,成功进入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名单。

2025-02-19     中国化工报

河北推进数字技术赋能新型工业化

日前,河北省人民政府印发《河北省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7年,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8%,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90%,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

2025-02-19     中国化工报

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印发

2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为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2025-02-19     中国化工报

河南油田信息化运维护航生产

截至1月底,河南油田生产信息化系统维护及时率从去年1月底的90%提升至95.3%,超计划目标0.3%。

2025-02-19     中国化工报

平顶山高新区智慧岛获评“良好”

2月12日,从河南省平顶山高新区科技创新局传来消息,平顶山智慧岛在河南省智慧岛考核工作中获得“良好”等次,并争取到河南省财政厅智慧岛评价奖补资金400万元。

2025-02-19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