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10月16日,从国家能源集团2025年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传出消息,自迎峰度夏行动开展以来,国家能源集团全力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煤炭及煤化工产品产销指标均取得显著成效。
国家能源集团发言人黄清介绍说,三季度集团自产煤连续48个月保持5000万吨峰值水平,商品煤销售量创单月历史新高,同比增幅12.4%;非煤运输量达到月均253万吨、同比增长8.7%;化工高附加值聚烯烃产品销量占比达48.3%,同比提高7%,聚烯烃出口同比增长97%,国际班列直发乌兹别克斯坦;榆林化工高压聚乙烯装置实现连续安全稳定运行,刷新国内长周期运行纪录。
黄清透露,集团召开了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开工推进会,煤直接液化二代技术方案完成优化改造、打通全流程并产出合格产品。此外,集团党组于近日通过了加快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一个目标、双链驱动、三大场景、四个基地”氢能发展思路,科学稳慎培育氢能产业,加快推动氢能与煤电化运耦合发展。
黄清强调,四季度国家能源集团将深入贯彻“稳经营、谋创新、优投资、强管理、保安全”工作主线,细化完善各产业生产能力、清洁能源装机、碳排放总量、万元产值二氧化碳排放等重点指标,在优质资源获取、新能源大基地开发、氢基产业、新型储能、电算协同等领域加强谋划,确保“一利五率”考核指标和主要生产经营目标高质量完成。
尤其在增强发展新动能方面,集团将聚焦煤炭重大资源布局和战略接续,高质量投产清洁高效煤电机组;规模质量并重发展清洁能源,加快推进第二、三批“沙戈荒”基地及外送通道配套电源基地建设,积极参与新能源大基地开发;加快水电项目开发,将在大渡河流域实现双江口、金川、枕头坝二级、沙坪一级、绰斯甲五座水电站同步投产,助力四川水电装机突破1亿千瓦里程碑。
10月22—24日,2025年中国氢能产业大会在广东佛山举办。与会专家指出,我国绿氢产业快速发展,到2030年产量有望超300万吨,未来仍需在政策、核心技术、标准体系和应用场景等方面发力。
10月19日,国轩高科零碳负极材料工厂发布会在内蒙古举行。该企业宣布,随着绿电并网,项目生产运行用电全部实现绿色能源替代,由该企业打造的全球首个零碳负极材料工厂正式落地内蒙古乌海市。
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加快推进能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要建立信用承诺制,作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依据,并对不同等级的经营主体实行相应奖惩措施,以推动能源行业守信...
10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可再生能源消费最低比重目标和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制度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