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气提氢装置加工乙烯尾氢后,氢气收率环比提升4.8%,装置能耗环比下降218.21千克标油/吨,每年增效688.8万元,实现了提效降耗双重突破,为工厂提质增效再添新动能。”11月20日,吉林石化公司炼油厂副厂长、总工程师李四海在提质增效例会上通报了攻关成果,让大家倍感振奋。
此前,该厂干气提氢装置长期以炼油干气为原料,但其含氢纯度仅为50%至60%,既制约氢气收率稳步提升,又导致装置能耗居高不下,成为了阻碍高质量生产的关键瓶颈,也成为了该厂提质增效的重点攻关方向。为破解难题,攻关组锚定资源高效利用目标,以炼油化工转型升级为契机,反复梳理区域生产资源,最终将目光聚焦乙烯装置副产尾氢。

经过精准数据分析,乙烯尾氢纯度高达90%,品质优良却仅作为燃料气使用,属于待盘活的“优质闲置资源”。“若能将乙烯尾氢引入干气提氢装置,既能激活闲置资源价值,又能从源头升级原料品质,使氢收率与能耗得到全面改善。”思路明确后,攻关组迅速推进可行性论证,精准调整工艺参数,细致排查设备适配性。历经多轮模拟测算与现场反复调试,乙烯尾氢顺利并轨送至干气提氢装置加工,一场“变废为宝”的提质增效攻坚战落地见效。
乙烯尾氢的“氢”情加入,给干气提氢装置产品参数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氢气收率实现大幅提升,单月氢气产量环比增加167吨,有效缓解了氢气资源紧张的困境,为各生产环节用氢装置稳定供给筑牢坚实保障。同时,高纯度原料大幅降低装置分离提纯负荷与难度,能耗指标同步大幅下滑,降本成效显著,真正实现提效与降耗双向共赢。
“我们将持续跟踪装置运行数据,优化工艺参数,不仅要让乙烯尾氢从‘闲置资源’成功蜕变为‘效益增量’,更要摸索出资源循环利用、提质增效的可复制实践经验,为装置高效低碳运行注入强劲动力”。谈及下一步计划时,李四海如是说。(张晓君 杨志达)
11月21日上午9时,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第二作业区注采4-5班采油工王玉峰在例行巡检时,发现井场附近的管线存在漏点。副班长李雅文得知情况后,迅速组织人员抢修,历经2个小时后抢修结束,确保了安全生
11月18日,中原大化区举办2025年第二期职工心理健康专题讲座,为职工带来一场实实在在的心理关怀。来自各基层单位90余名职工代表聆听了讲座。
11月19日,吉林石化招标中心传出捷报:该中心成功处置一家石化企业257吨废催化剂,成交额达1.8265亿元,创下招标中心拍卖业务单笔成交金额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