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化学创造“新空间”的金属有机框架——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成果解读

  瑞典皇家科学院8日在宣布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时,用一句富有诗意的话总结了获奖者的贡献:“他们为化学创造了新空间。”

  这一荣誉属于日本京都大学的北川进、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理查德·罗布森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奥马尔·M·亚吉。三位科学家因开发出金属有机框架而获奖。这项成果不仅拓展了化学研究的边界,也为能源、环境和材料科学带来深远影响。

  金属有机框架是什么

  金属有机框架是一种精巧的“分子建筑”。它由金属离子充当“角点”,通过长链有机碳基分子作为“梁柱”相互连接,构成规则整齐的三维晶体结构。框架内部布满宽敞的空腔,气体或液体分子可以在其中自由进出。这种结构可用于从沙漠空气中提取水分、捕获二氧化碳、储存有毒气体或催化化学反应等。

  有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具备极强的吸附与储存能力,可容纳大量气体分子,如氢气、甲烷或二氧化碳,因此在清洁能源储运和碳捕获等领域表现突出。此外,这类材料在吸附或释放气体时会发生可逆形变,表现出柔性特征,能伸缩而不破坏既有框架。

  这种由金属离子与有机分子相互连接形成的结构,既有稳固框架,又具备设计灵活性。科学家可以选择不同的金属离子和有机分子,像建筑师那样“定制”材料的性质,搭建出具有不同性能的金属有机框架。

  金属有机框架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化学的研究思路。它不仅意味着一类新材料的诞生,更代表了一种方法论的突破——化学家可以在分子层面主动“规划空间”,用理性设计取代以往依赖偶然发现的实验探索。

  “分子宫殿”终成现实

  20世纪80年代,罗布森尝试以一种新方式来利用原子的固有属性。他将带正电的铜离子与一个具有四条“臂”的有机分子结合,每个“臂”的末端都带有能吸引铜离子的化学基团。两者结合后就形成一个有序且内部空旷的晶体,宛如一座“分子宫殿”。罗布森立即意识到了这一分子结构的潜力。但早期材料结构脆弱,容易坍塌。

  1989年,罗布森在《美国化学学会杂志》上发表了这项成果并提出,这种设计思路可能为构建具有全新特性的材料提供路径。然而,当时多数化学家认为他的构想缺乏实用价值。

  为罗布森的愿景奠定坚实基础的是北川进和奥马尔·M·亚吉。1992年至2003年间,他们分别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北川进证明气体可以自由进出金属有机框架而不破坏结构,揭示了其柔性特征;奥马尔·M·亚吉则创造出高度稳定的金属有机框架,并证明可以通过理性设计对其进行调控,使其具备新的理想性能。1999年,奥马尔·M·亚吉合成出经典的MOF-5材料,其内部空间巨大且能在300摄氏度下保持稳定。

  在此基础上,化学家们已构建出数以万计不同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其中许多材料有望帮助人类应对重大挑战。

  让分子为人类服务

  诺贝尔化学委员会评委、斯德哥尔摩大学结构化学系教授邹晓冬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这项成果是化学领域的重要发现,获奖者首次实现了金属离子与有机分子的有序结合,成功设计出具有较大孔洞的晶体结构,为合成具有可控空间的化合物提供了新方法。今天的研究者正利用这一技术,为人类面临的资源、能源与环境挑战寻找解决方案。

  在环境领域,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能吸附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能从水中分离出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等“永久污染物”;还能分解抗生素残留及有害气体。在能源领域,它们可用于储存氢气和甲烷,为新能源交通提供更安全高效的储气方式;还可用于催化反应和电化学能量转化。

  “目前该领域研究正快速发展,全球已有大量科研团队投入其中。据我了解,仅中国就有超过100个实验室在开展相关研究。”邹晓冬说。

  金属有机框架展现了化学的创造力与社会价值。三位获奖者用他们的发现,为化学打开了一扇通向未来的“新大门”,让分子的世界更宽广,也让人类在科学的空间中拥有了更多可能。


来源:新华网

相关推荐

不同气相二氧化硅对聚氨酯胶粘剂增稠触变性影响

  随着现代工业对高性能胶粘剂需求的不断提升,聚氨酯胶粘剂因其优异的粘接强度、耐候性及柔韧性,在汽车、建筑、电子和包装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传统聚氨酯胶粘剂在使用过程中常面临流挂、施工性差等问题,...

2025-11-21     中化新网

选对填料省力一半气相二氧化硅与膨润土在聚氨酯胶粘剂中比较

  在现代工业胶粘剂领域,尤其是高性能聚氨酯胶的应用中,填料的选择对最终产品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气相二氧化硅(俗称“气硅”)和膨润土作为两种常见的增稠和增强填料,因其各自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

2025-11-21     中化新网

中石化稀乙烯增值转化技术助力降本增效

近日,作为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配套现场活动,由中国专利保护协会、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联合主办的“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国际化发展会议暨‘百链千企’专利产业化工程推进会”在上海...

2025-11-20     中国石油和化工

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实践交流研讨会在上海化工区举行

11月18日,上海市危险化学品企业行业安全联盟活动——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实践交流研讨会在化工区顺利举行。

2025-11-20     中化新网

中石化节能公司“集成式超低能耗循环水技术”入选国家目录

  近日,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SEG)所属单位中石化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简称“节能公司”)自主研发的集成式超低能耗循环水技术,成功入选《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目录(2025年版)》。该技...

2025-11-20     中化新网

龙宇煤化工低温热耦合精馏技术获认可

  11月14日,低温热耦合甲醇精馏技术考核总结会在河南龙宇煤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宇煤化工”)召开,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与装备部副主任王秀江出席考核会。龙宇煤化工主要负责人、总经理、党委...

2025-11-19     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