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2届世界化学工程大会暨第21届亚太化工联盟大会期间,由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工院”)与北京化工大学联合承办的大会第九分会场“化工过程本质安全与过程强化论坛”于16日召开,安工院院长、化学品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杨哲教授、北京化工大学初广文教授、伦敦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Marc-Olivier Coppens教授共同担任论坛主席。
在为期一天的论坛中,来自10个国家的28位资深专家作现场报告,重点围绕化工过程风险评估防控与本质安全化设计,超重力、微反应、外场强化等过程强化技术,氢能、CCUS、生物制药等领域的新工艺新装备,以及数字化智能化等前沿技术应用等方面,分享学术动态、实践经验与未来展望。
会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张来斌院士系统介绍了数智化赋能的石化安全保障技术进展及展望,指出构建工艺异常监测、设备故障预警、风险感知识别、应急智能诊断等一体化技术体系是下一步发展的关键。伦敦大学工程学院Marc-Olivier Coppens教授介绍了受自然启发的创新过程强化技术,认为其是新的提升化工过程效率和安全性的可靠路径。南京工业大学蒋军成校长指出,微反应过程强化技术是高危工艺本质安全化提升的重要手段,阐述了该技术在实现安全控制和工艺优化方面的效果及提升方向。安工院副院长徐伟教授全面介绍了化工过程安全风险智能管控技术的研发突破与工程化成效,并提出了面向行业安全高质量发展的风险智能防控系统解决方案。香港城市大学副校长Ho Cheung Shum教授深入探讨了微尺度液液分散调控机制,指出其在生物制药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挪威科技大学Yiliu Liu教授系统阐释了安全可靠可持续性发展理念,并通过绿氢系统等前沿案例介绍了北欧国家在工业系统安全与可持续协同发展方面的实践路径。埃克森美孚Justin Federici研究员系统介绍了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的化学与工程基础,探讨了胺法碳捕集工艺放大的科学路径与应用前景。
论坛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百余位学者参会交流,现场学术讨论气氛热烈,与会代表踊跃发言、深入探讨。通过本次论坛及未来的持续对话合作,有助于凝聚化工安全与过程强化领域的国际共识,进一步构建开放合作的创新生态,共同推动全球化工产业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
市场监管总局16日发布消息,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硅基负极材料国际标准《纳米制造—产品规格—5—3部分:纳米储能—空白详细规范:锂离子电池纳米硅基负极材料》(IECTS62565—5—3:2025)近日.....
近日,金海钛业酸解车间二期1#连续预混改为间歇预混试验装置投入试运行。按照年初制定的2025年技改计划,公司组织技术人员对相关钛白粉厂家预混装置进行了实地考察,5月份签订改造协议确定实施方案,对二期...
中化新网讯7月14-18日,第12届世界化学工程大会暨第21届亚太化工联盟大会在中国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在常州市利君干燥工程有限公司的展台上,DZW系列多用途混合真空(冷冻)干燥机吸引了众多专业观....
中化新网讯近日,立升超滤膜凭借高精度孔径与抗污染特性在扬州某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电池(TOPCon)生产基地纯水系统中实现突破,硅料清洗水纯度达标率提升至99.9%,系统能耗降低40%,为光伏产业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