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活”水效文章

2月12日,石家庄炼化生产技术部水务高级工程师杨帆一到岗,就打开实时数据库系统,查看全厂用水量变化,发现双膜产水量十分可观。这说明前期完善硫酸调节设施、优化药剂投加和膜清洗等措施,收到了良好效果。

如何让污水变“活水”,是石家庄炼化持续探索的课题。

该公司实施污水源头控制,抓好污水处理过程控制,确保污水外排合格率始终保持在100%。公司通过双膜处理装置进行深度处理,持续提高双膜产水量;优化改造回用水补循环水流程和工艺控制,带动循环水系统补回用水率接近100%。目前,污水回用率达65%以上,达到了石油炼制企业先进水平。2024年,该公司水重复利用率达99.29%,吨油取水量下降至0.26吨,再次刷新了企业水效领跑的历史记录,不仅连续三年获评石油和化工行业水效“领跑者”标杆企业(原油加工),还首次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授予的石油炼制行业水效领跑者称号,持续为企业绿色发展赋能。

石家庄炼化构建“水资源结构优化+工艺水梯级分质使用+中水回用再利用”的集成化、系统化管理模式,持续从源头入手,优化水资源结构。2019年,石炼引入南水北调长江水替代深井水,同步与当地政府合作,引入市政城市再生水,直接或经深度处理用于循环水场补水、厂区绿化和制备除盐水来代替新鲜水,经过持续挖掘潜能,城市再生水引入量逐年加大,2024年达到400万吨,占企业总用水量的60%以上,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源头活水”之一。

石炼还不断寻找非常规水源,“向天要水”。每年夏季,水务运行部职工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将三个雨水监控池保持低液位,根据雨情,最大能力收集雨水。“滴水成海,这些年回收雨水为企业节约新鲜水近百万吨。”石炼水务运行部副部长于国强说。

为充分发挥水务专业管理优势,石炼坚持全厂一盘棋的理念,畅通上下游渠道,整体考虑脱硫净化水、含油污水、凝结水等水资源协调调度,根据各装置单元用水需求和特点,坚持优水优用、梯级利用,最大限度分质使用水资源。石炼通过实施汽提净化水综合应用和0.4兆帕蒸汽凝结水回收使用等多个项目,带动企业脱硫净化水、凝结水回用率均达到60%以上,有效提高了企业工业水重复利用率。

石家庄炼化还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学习应用先进节水技术,通过增上循环水智能旁滤器、乏汽回收装置、节水型填料等先进技术设施,实现深度节水,力求让每一滴水发挥最大效用。

把精细化管理融入生产各环节,更是做“活”水效文章不可或缺的一环。石炼编制节水工作《责任矩阵》,压实管理责任,坚持“每周有安排、有落实、有检查、有反馈,形成闭环管理”,执行用水定额管理、计划用水。同时正向激励员工承担节水减排责任,让节水成为每个员工的工作习惯。

“当前正值企业绿色转型项目施工建设关键期,我们成立‘零取水’攻关团队,积极攻关探索,依托高密中水回用处理设施,进一步扩大城市再生水引入量。同时增上高盐水双膜处理设施,进一步提高水效利用率,为企业实现‘零取水’目标奠定基础。”石炼生产技术部副经理刘岩表示。

相关推荐

“镍都”金昌:以产业链创新驱动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

2月21日发布的《中国·镍都(金昌)产业链创新发展指数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中国镍都甘肃金昌产业链创新发展总指数达211.4点,同比增长18.1%,较基期(2020年)实现20....

2025-02-21     中化新网

潞安煤基清洁能源创新培育人才

今年以来,煤基清洁能源公司紧紧围绕人才强企战略,积极开辟光伏人才培育新路径,丰富培训模式、拓展培训渠道,努力打造高素质光伏人才队伍。

2025-02-21     中国化工报

国内首张绿氨碳足迹评价证书颁发

2月14日,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氢能公司)河北分公司“绿港氢城”项目获得国内首张绿氨碳足迹预评价证书,顺利完成“绿港氢城”项目氢和液氨产品依据国内标准的全流程碳足迹预评价工作。

2025-02-21     中国化工报

我国牵头的多项电池国际标准立项

近日,记者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了解到,国际标准化组织批准了由我国牵头的7项新能源汽车领域国际标准项目立项,其中涉及动力电池、燃料电池及换电等多个电池相关领域,并组建了燃料电池汽车、换电车辆2个工作组...

2025-02-21     中国化工报

福建推进中试平台建设

日前,福建省科学技术厅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福建省中试创新服务平台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25-2028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推进中试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强化产业中试创新服务能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

2025-02-21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