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记者近日从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了解到,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锂电池出货量605GWh,同比增长34%,已接近2022年全年水平。在下游市场的带动下,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等锂电池材料出货量增长明显,其中正极、电解液材料出货增速均达40%。
GGII的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正极材料出货量182万吨,同比增长40%。其中磷酸铁锂出货120万吨,三元材料出货48.7万吨,钴酸锂材料出货6万吨,锰酸锂材料出货7.5万吨,分别同比增长64%、6%、1.7%、50%。
其中,前三季度磷酸铁锂电池占比已经超过70%,带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持续快速增长。数据显示,9月份三元材料增速已经超过磷酸铁锂材料,预计四季度三元正极材料占比将会有所回升。
此外,锂盐价格下降也使得锰酸锂材料性价比上升,国内部分3C产品开始由钴酸锂路线切换至锰酸锂路线,带动锰酸锂材料出货量同比增长50%,预计四季度锰酸锂材料仍有望持续快速增长。
负极材料方面,前三季度我国负极材料出货量119万吨,同比增长25%。其中,人造石墨材料出货105.8万吨,天然石墨材料出货13.9万吨,分别同比增长29%、1%。人造石墨材料的快速增长主要是受海外市场切换人造石墨,带动出口需求增长所致。此外,硅碳、硅氧等新型负极材料也在快速上量。
电解液方面,前三季度出货量78.6万吨,同比增长超40%。高锂盐价格也影响了电解液行业整体盈利情况,随着四季度锂盐价格企稳,以及双氟磺酰亚胺锂等高价值产品在新型锂离子电池中的添加比例增加,四季度行业内企业盈利能力有望显著改善。
锂电隔膜方面,前三季度出货量120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0%。其中干法隔膜出货33亿平方米,湿法隔膜出货87亿平方米,分别同比增长55%、31%,干法隔膜需求增速快于湿法隔膜,主要是受储能市场对干法隔膜产品的青睐所致。
整体来看,前三季度我国锂电池产业链各环节仍维持较快的增长势头,但增速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随着四季度市场需求旺季的到来,以及各环节材料价格的逐步企稳,四季度行业整体形势有望好转,GGII预计我国全年锂电池出货量有望实现35%左右的增速。
日前,先正达集团中国旗下中化化肥举办“生物领航,向新出发”线上品牌发布会,作为“生物+”战略的最新创新成果——生物钾肥(氯化钾)品牌“威得丰”正式亮相。
近日,随着天津市2024—2025年的采暖期结束,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渤西油气处理厂去冬今春天然气保供工作完成,日最高供气量达134万立方米,累计供气量超1.7亿立方米,均创新高。
3月以来,溴素价格突然暴涨。据百川盈孚数据显示,3月25日溴素市场均价为2.8万元(吨价,下同),较上一交易日上涨3000元,涨幅达12%,较月初上涨40%,较2024年同期上涨约9000元,呈现...
日前,在新加坡开幕的海事周上,上海期货交易所子公司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展示了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及其合约设计、运行情况、功能发挥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