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丙烯酸相关装置密集投产。7月21日,巴斯夫宣布其湛江一体化基地丙烯酸及酯区首批装置完成机械竣工,标志着这一重大化工项目进入调试与启动阶段。而今年上半年,万华蓬莱40万吨/年丙烯酸丁酯装置已经投产,巴斯夫湛江项目投产后将进一步加剧丙烯酸行业市场竞争。业内人士认为,丙烯酸行业密集的投产行为或引发行业迈入技术溢价时代。
供应压力升级
丙烯酸业务一直是巴斯夫的核心支柱之一。巴斯夫高级副总裁、负责亚太区石油化学品业务部的梅贝瑞表示:“湛江全新丙烯酸联合装置的竣工将进一步扩大丙烯酸全价值链的产能。这一世界级规模的全新生产装置将助力我们以高品质、有竞争力的产品以及更短的交付周期,满足中国及整个亚洲地区对丙烯酸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近年来,丙烯酸行业迅猛发展。从产能数据来看,截至2024年底,全球丙烯酸产能已接近900万吨/年。其中,中国为全球丙烯酸的重要生产国,总产能高达408万吨/年。2025年上半年,我国又新增32万吨/年丙烯酸产能、配套40万吨/年丙烯酸丁酯产能。1月底万华化学蓬莱丙烯酸一期16万吨/年装置上线,4月份万华化学蓬莱丙烯酸二期16万吨/年装置投产。截至2025年6月底,国内丙烯酸产能增长至440万吨/年,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山东等省份。
“下半年还将有山东蓝湾、天津渤化等合计74万吨丙烯酸产能计划投产。”隆众资讯分析师王琨指出,“2025年下半年,丙烯酸行业供应压力再次升级,供需博弈延续。”
供需失衡加剧
产能加速释放,市场数据已显示出丙烯酸供需失衡的隐忧。
从产业链角度看,丙烯酸以丙烯为原料,其下游包括丙烯酸酯、超吸水性树脂(SAP)、丙烯酸酯橡胶、高性能材料等领域。丙烯酸丁酯作为丙烯酸下游的核心配套产品,需求主要集中在涂料、胶黏剂、纺织助剂等下游领域。
据买化塑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胶带母卷产量虽有所增加,对丙烯酸丁酯需求形成一定支撑,但丙烯酸乳液需求却表现欠佳。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出口市场,2025年上半年中国丙烯酸丁酯出口量12.32万吨,较2024年减少13.42%。2025年上半年,丙烯酸丁酯市场均价为8711元/吨,较去年同期下跌5.99%。
展望下半年,王琨认为丙烯酸市场供需博弈会持续。主力下游丙烯酸丁酯方面,开工率相对稳定,因其主要下游产品胶带母卷进入夏季开工小幅收减,终端订单跟进不足。受全球经济疲软拖累,丙烯酸下游石油开采、水处理、造纸等传统需求端难有明显增量;SAP树脂行业因夏季炎热,需求相对受限,维持较低负荷生产。整体来看,丙烯酸市场需求表现一般,供需双方处于持续博弈状态。
进入技术溢价时代
当前丙烯酸行业正经历一场由“规模竞争”向“生态竞争”的深刻变革。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团队认为,目前丙烯酸行业前5家企业市场份额已达65%,较2020年提升12个百分点,山东、江苏、浙江三大产业集群贡献全国78%的产能。这种集中化趋势背后,是头部企业通过“技术迭代+产业链整合”构建的生态壁垒。卫星化学依托轻烃一体化装置实现原料自给率超95%,单吨成本较行业均值低12%;华谊集团广西基地采用第三代氧化技术,催化剂效率提升30%,高端SAP级丙烯酸占比突破40%。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小企业因技术投入不足,难以满足下游对环保、性能的严苛要求。例如,医用级丙烯酸纯度需达99.99%,终端售价是普通产品的3倍,但仅有少数企业具备量产能力。目前200余家中小丙烯酸企业中,仅18%的企业具备特种丙烯酸生产能力。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团队认为,技术差距正在重塑丙烯酸产业生态,这种技术代差正推动行业从“同质化内卷”转向“差异化生存”。未来5年,丙烯酸行业将进入“技术溢价时代”。因此,建议丙烯酸企业在生物基丙烯酸、电子级单体等前沿领域取得技术突破,例如用于半导体光刻胶的电子级丙烯酸单体,全球市场被少数国际企业垄断,国内企业若能突破纯度≥99.99%的技术瓶颈,将打开百亿级市场。
近日,金浦钛业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通过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南京金浦东裕投资有限公司、南京恒誉泰和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的利德东方100%股权并同时募集配套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