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微塑料可通过植物叶片进入食物链
中化新网讯 4月9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南开大学与国内外多个团队的一项联合研究进展,该进展首次明确提出叶片吸收大气微塑料是微塑料进入食物链和人体的重要途径,推动了微塑料污染研究领域的认知进步,为污染物的管理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植物吸收是很多污染物进入食物链的重要途径。植物可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微塑料,但其向上运输效率较低,对地上可食部分的贡献有限。大气中的微塑料污染广泛存在,如能被植物叶片直接吸收,将导致更直接的污染生态风险。
基于此,研究团队选择涤纶生产企业与垃圾填埋场等典型区域,采用团队创建的“化学解聚—单体化合物质谱检测”等技术定量表征树叶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苯乙烯(PS)微塑料及塑料低聚物的污染水平。他们发现部分植物叶片中PET和PS聚合物的浓度高,且与叶片生长时间、叶片气体交换能力和大气污染水平具有显著相关性。研究团队采用高光谱成像(HSI)和原子力显微镜—红外光谱联用技术(AFM-IR),在现场植物叶片中观测到被吸收的PET、PS、PA(尼龙)以及PVC(聚氯乙烯)微塑料颗粒。
这项研究揭示了微塑料被玉米叶片的气孔吸收转运至维管组织,以及在叶片毛状体中积累的行为规律。此外,还揭示了植物对于环境微塑料进入食物链,进而引起生态系统与人体健康潜在风险的重要作用。
化学与可持续未来如何塑造?绿色催化技术、原子经济性与资源的高效利用、二氧化碳转化、AI辅助的数据驱动绿色工艺将是重要方向。在刚刚在吉隆坡落下帷幕的第53届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代表大会...
中化新网讯7月24日,在浙江省衢州市民营经济“两新”深度融合现场交流会暨“科创未来”金融助力民企创新提质项目对接会上,衢州资源化工创新研究院(衢化院)、河南省氟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氟基新材)、浙江....
近日,由山东新和成氨基酸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天津大学等单位合作开发的高品质D,L-蛋氨酸绿色合成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研究团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品质D,L-蛋氨...
中石化江汉盐化工湖北有限公司氯碱运行部氯碱运行四班副值长孙伟华今年50岁了。他在基层操作岗位上奋斗31年,像台永不停转的陀螺,永远充满干劲。 凭借对工艺参数高度敏感,他将精准操作与快速响应落实...
近日,上海石化与华东理工大学联合开展科研攻关,成功攻克烷基化装置长周期运行难题,有效提高装置生产负荷,产品硫含量进一步降低,烷基化油辛烷值提高约0.3个百分点。截至6月底,该装置连续稳定产出优质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