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氢:下一个“地下金矿”?

2月初,一则新闻引发全球能源界注目——法国能源勘探公司Mantle8宣布获得340万欧元种子资金,投资方包括由比尔·盖茨创立的突破能源基金(Brea kthrough Energy Ventures)、气候科技风投公司Kiko Ventures等知名机构。Mantle8表示,计划到2030年找到1000万吨天然氢(也称白氢或金氢),目标是实现0.80美元/千克的氢气量产,以“彻底改变清洁能源市场”。

该消息一经发布,激起千层浪。业内开始关注:目前全球白氢赋存和开发现状如何?面临哪些瓶颈?未来前景几何?

“可再生”的零碳能源

在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能源,正成为全球关注焦点。

目前,全球氢气年消耗量约5000万吨,其中约95%来源于化石能源,即灰氢。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绿氢虽环保,但成本高昂,仅占全球氢气产量的1%左右。白氢的发现,则为这一困局提供了新思路。

白氢,指自然界中天然生成的氢气资源。其生成机制目前尚未有定论,但地质学家通常归结为水岩反应、地壳辐射裂解、深源释放等途径。这些机制使白氢具备“可再生”特性——只要地质活动持续,氢气就能不断生成。

白氢之所以备受关注,源于其独特优势:一是低成本,它自然存在于地壳中,开采成本可低至每千克0.5美元,仅为绿氢的十分之一;二是低碳环保,它是真正意义上的零碳能源,与太阳能、风能等一样对环境无污染;三是高效率,其生产应用无需进行多次能量转换;四是储量丰富,据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2022年的估算模型,地球岩层中可能蕴藏超万亿吨白氢,可满足人类未来上千年的燃料和肥料需求。

全球勘探力度正加大

早在几个世纪以前,人类就知道地下存在天然生成的氢气,但由于存在其无法富集的认知偏差,长期没有进一步探索。

直到1987年,加拿大Hydroma公司在非洲马里钻探水井时发生爆炸和大火,火焰颜色如同蓝色海水,且没有黑烟污染。人们只觉惊奇,但未进行深入研究。2012年,勘测团队发现水井眼中流出的是纯度高达98%的氢气。2016年,该公司在此建成一口氢井,年产量5吨,成本仅0.5美元/千克,被用于30千瓦的发电厂发电。至此,人类开启了白氢勘探开发之门。

随后,全球掀起白氢“淘金热”。其中,2023年是个重要年份。

2023年9月,USGS在雪佛龙和BP公司支持下成立天然氢研究联盟,并启动2000万美元的研发计划。NH2E、HyTerra两家企业完成多口试探性钻井,确定北美中部裂谷系为白氢富含地,最高含量91%,并开始商业化开发部署。

2023年,澳大利亚颁发30个白氢勘探许可证。Gold Hydrogen公司在约克半岛探井发现浓度高达73.3%的白氢,潜在氢气量21万~880万吨。

2023年5月,法国洛林地区钻井至1200米发现浓度为20%的白氢,预计储量4600万吨。政府计划投入巨资研究,并已批准首个勘探许可证。

此外,西班牙在barbasstro和Monzón之间的地区发现白氢矿井,Helios Aragón公司已取得勘探许可,预计2028年投产。韩国国家石油公司也宣布,发现5处潜在天然氢源……

为此,2023年《科学》杂志将“寻找天然氢源的热潮”列为当年十大科学突破之一。科学家甚至预言,白氢可能成为比石油更持久的“地下金矿”,颠覆传统氢能产业的游戏规则。

目前,中国尚无白氢勘探及开采项目披露,但资源分布数据及研究已有一定积累。如我国在松辽盆地的个别钻井中发现氢气含量高达85.54%,在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2号井的岩屑罐顶气中,检测到含量最高可达99%的氢气。此外,在云南腾冲部分热泉、山西沁水煤矿和煤井、渤海湾盆地,我国均有低浓度白氢发现案例。

开发利用面临挑战

尽管白氢展现出诱人的发展前景,但要真正实现商业化开发应用,仍面临挑战。

首先,要准确定位和评估白氢储量是个难题。目前,白氢检测和分析技术还不完善,仅少数实验室用科学分析仪器设计有氢传感器。因此,包含有氢气信息的钻井数据很少,白氢逸出量难以得到确切统计,现有资源评估的准确度有限。

其次,勘探技术面临瓶颈。氢气质量轻、溶解度小、极易挥发迁移,在地质圈闭构造中难以高浓度富集,其分布分散的现状增加了开发利用难度。目前,人们正引入矿物和地热勘探技术,以寻求更有效的白氢勘探策略。但正如USGS石油地球化学家杰弗里·埃利斯所言:“我们可能会经历数十年的尝试与错误,但速度至关重要。若新资源开发需要200年之久,那实际意义将大打折扣。”

再次,开发成本不定。虽然理论上白氢开采成本较低,但实际规模化开发成本还有待验证。据马里井的估算,白氢生产成本约为0.5美元/千克。不过,类似的情况并不普遍。目前发现的白氢主要位于100~2000米深度,但国内外研究均指向大规模白氢可能封存在地球深处。若大量矿藏需更深钻探,开发成本可能迅速上升。而此前业界推算,白氢按照1美元/千克的价格生产,才能与天然气竞争。

此外,要高效安全开采、储存和运输白氢,还需开发一系列配套技术。由于白氢是个新兴领域,相关政策法规和支持措施还有待完善。

鉴于此,关于“白氢能否带来一场新‘能源革命’”的设问,答案还需时间验证。

相关推荐

中国碳市场:成绩显著 未来可期 ——访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科

随着全球绿色转型不断推进,“碳市场”成为近年广受关注的热点。最

2025-02-21     中国化工报

16项生态环境标准发布

生态环境部近日印发《水生生物水质基准推导基本数据集第1部分:总纲》等16项生态环境标准(以下简称“16项标准”)。

2025-02-21     中国化工报

山东推进危险废物“点对点”利用

2月17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山东省危险废物“点对点”定向利用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进一步优化全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提升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

2025-02-21     中国化工报

隆基绿能发力推动绿色能源应用

2月14日,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绿能)举办25周年大会。会上,隆基绿能创始人、总裁李振国发表主题为“生生不息”的演讲指出,下一个25年,隆基绿能的目标将是让所有人更便利地使用光伏、使...

2025-02-21     中国化工报

宁德时代2024年全球储能出货排名第一

2月14日,储能领域权威咨询机构InfoLinkConsulting公布2024年全球市场储能出货排行榜,宁德时代以绝对优势排名第一。在近期SNE公布的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中,宁德时代也实现连续8年动...

2025-02-21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