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加速“人工智能+新材料”发展

中化新网讯 近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等3部门印发《北京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新材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明确,到2027年,北京“人工智能+新材料”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新材料研发服务业态培育取得积极进展,发布新一代物质科学大原子模型,研发10个(套)以上垂类模型和自主核心软件,形成15个人工智能赋能的标杆性新材料产品,实现应用示范。

《行动计划》提出五项重点任务,分别是实施融合创新源头攻关工程、实施新材料数据基础设施构筑工程、实施新材料智能实验室建设工程、实施新业态培育工程、实施创新生态提升工程。

在实施融合创新源头攻关工程方面,《行动计划》强调,要支持材料科学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基础研究,加快材料科学理论突破和前沿新材料发现。其中特别提出,要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优势,开发一批人工智能赋能的标杆性新材料产品,在电池材料、催化材料、新型显示材料、特种合金等细分领域,研制一批高性能的关键新材料及器件,强化新材料自主保障能力和领先优势;在高温超导、超材料、低维碳材料等前沿领域,形成一批国际领先的创新成果。

在实施新材料数据基础设施构筑工程方面,《行动计划》提出,要打造新材料大数据中心服务门户,建设材料数据标准体系。一方面要响应国家数据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制定材料数据相关标准规范,引导材料数据可信流通交易;另一方面将围绕重点产业新材料发展需求,依托高校院所、创新主体以及材料检验检测和工程技术服务机构,支持建设一批新材料智能实验室,逐步开展研发模式创新。

围绕实施新业态培育工程,《行动计划》强调,要培育一批专业化市场主体,探索新材料研发服务新模式,加速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孪生、具身智能等技术在新材料研发生产制造全流程的赋能应用,贯通新材料制造全流程智能化,辅助材料制造工艺优化改进,培育新材料智能制造新业态。

《行动计划》还提出,北京市要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加强“人工智能+新材料”人才多元梯次培养。鼓励高校院所设置材料基因工程、材料大数据等学科交叉融合课程,培养跨学科、跨领域复合型人才,组织校企精准对接、产教融合,推进技术研究、应用研究和工程化开发等多层次人才有机联动,促进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

相关推荐

杭州高新区(滨江)举办招商大会

2月13日,杭州高新区(滨江)在“滨向未来江潮澎湃”招商大会上,发布了一系列新的招商举措,进一步明确了区域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和战略。

2025-02-18     中国化工报

上虞新材料中试基地:“三链”联动跨越成果转化鸿沟

​春节一过,浙江湃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健就马不停蹄地对中试项目进行调试和收尾。顺利的话,今年3月他们的聚醚酮酮及其复合材料项目就能投产,届时将填补国内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的市场空白。

2025-02-18     中国化工报

苏州3个经开区公布“双碳”试点方案

近日,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关于印发〈首批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建设方案〉的通知》,正式向外界公布了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苏州浒墅关经济技术开发区“双碳”试点建设方案...

2025-02-18     中国化工报

清远高新区成立高技能人才培养联合体

广东省清远市技师学院“高新产业学院”合作签约仪式暨清远市高技能人才培养联合体成立大会近日在清远高新区举行。

2025-02-18     中国化工报

宁夏培育壮大新材料集群行动方案发布

近日,宁夏制造强区建设领导小组印发《自治区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集群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2025-02-18     中国化工报

昆明高新区聚焦主导产业建设质量强区

在云南省率先推出知识产权全链条扶持政策、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多元化风险分担机制,打造全国首批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设立西南首只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园区获批全国首批、云南唯一的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

2025-02-18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