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在全球能源供应出现地缘性紧张的情况下,现代煤化工产业不可或缺,需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优化调整产品结构,推动煤化工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这是记者于9月24—26日在宁夏宁东举办的2025第四届中国能源“金三角”化工园区协同发展大会上得到的消息。

“现代煤化工产业是我国能源保障的重要支撑极,对保障能源安全、经济安全,促进石化原料多元化及石化产业供应链产业链安全意义重大。”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指出,从产业规模来看,中国煤化工产业占世界比重超80%,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现代煤化工产业。
据煤化工专委会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四大现代煤化工”产业运行态势良好:总产量达1741.6万吨,同比增长13.1%;平均产能利用率87.1%,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实现利润80.2亿元,同比增长86.9%;总销量1716.7万吨,同比增长13.8%;营业收入利润率6.96%,较石化全行业高出2.06个百分点。
“在产业布局上,宁夏宁东、陕西榆林、内蒙古鄂尔多斯作为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共同构成中国能源‘金三角’,已成为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的集聚高地。”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伟介绍,榆鄂宁现代煤化工集群已构筑起煤制油气、煤基特种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及高端化工品、煤制甲醇—烯烃及下游、煤制芳烃—乙二醇—聚酯、氯碱化工、高性能纤维等多条完整产业链,是全国现代煤化工领域产品最齐全的地区,集群主导产业产值已突破5000亿元。
然而,现代煤化工产业仍存在不足与短板:一方面,缺乏下游产品高端化的核心技术,产业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高能耗、高排放问题突出,且随着现代煤化工等化工行业将纳入全国碳市场,新建项目需开展碳排放评价。“产品碳足迹、碳配额等碳指标将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硬约束,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答题。”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杨挺表示。
针对这些问题,傅向升提出两条关键路径:一是“反内卷”,坚决防止重复布局与产能浪费,对于现有产能规模较大的地区,鼓励通过上大压小、煤炭用量置换等方式推进新建项目,避免同质化、低水平重复建设;二是推动工艺先进化、创新化、绿色化、多元化,从生产源头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杨挺则从具体发展方向和技术突破层面给出建议。他认为,现代煤化工应加快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转型,优化调整产品结构,重点生产煤基高端聚烯烃等高附加值产品;同时,推动煤化工与绿电、绿氢、储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技术耦合发展,建立完善的现代煤化工创新体系,确保整体技术保持国际领先水平。
在关键技术突破上,杨挺强调需聚焦五大方向:一是开发大型先进煤气化技术;二是提升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低阶煤分质利用示范项目技术;三是研发高附加值煤制化学品、特种油品;四是开发合成气一步法制化学品等短流程、差异化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与资源利用率;五是研发节能节水和环保新技术,全面提升产业绿色化水平。
10月30日,2025中国(乌海)第四届BDO及可降解材料产业发展大会在内蒙古乌海举行。与会代表认为,当前,我国BDO(1,4-丁二醇)产业面临市场供需失衡、“内卷式”竞争加剧、新增产能不断涌现等挑战...
中化新网讯10月31日上午,载运6万吨液化天然气的“格拉斯哥”号LNG运输船缓缓靠泊国家管网集团天津LNG码头,随即开始启动接卸作业,后续将根据区域用能需求输送至各地,为冬季能源供应备足“底气”。这....
国际油价震荡下行背景下,中国石油化工行业2025年前三季度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面:一面是传统油气巨头的业绩承压,另一面则是氟化工等细分领域企业的利润爆发式增长。截至2025年10月31日,A股主要石油化...
10月31日,在乌海市海南区低碳产业园内的中科可蓝工程项目现场,中科可蓝年产3.3万吨全自然域生物可降解材料(PDA)项目一期结构封顶暨装备入场仪式举行。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相关领导,乌海市区各....
10月29-31日,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工程公司、化工企业、专业设计企业、国家专精特新企业、合成氨产业链核心装备及其配套企业的近80名代表齐聚湖北宜昌,共同出席由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
10月30日,湖北省企业联合会、湖北省企业家协会在武汉召开“2025湖北企业三项100强发布会”,向社会发布了“2025湖北企业100强、湖北制造业企业100强、湖北服务业企业100强”名单,一批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