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陕北大地秋意渐浓。位于秃尾河畔的榆林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称榆林经开区)现代化生产装置鳞次栉比,国能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陕煤榆林化学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二期工程、榆能精细化工100万吨/年高端化学品新材料、佰嘉瑞120万吨/年甲醛及其下游深加工等在建项目施工现场塔吊林立,车辆穿梭此起彼伏,交织成一幅热气腾腾的产业发展图景。
近年来,榆林经开区创新招商引资,开展产业链以商招商,一批产业项目成功引进落地,为榆林经开区壮大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积蓄动能。
①榆林经开区鸟瞰图
龙头带动补链强链
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和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十四五”以来,榆林经开区坚持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为主线,发挥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精准定位招商方向,构建“2+4+N”的现代煤化工产业体系——即2个千亿级项目、4个百亿级项目以及一批以民营企业投资为主的精细化工项目。
②2025年榆林煤博会上榆林经开区签约现场
在“立足煤、发展煤”的同时,榆林经开区强化龙头项目引领作用,重点向高端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学品、可降解材料、新能源和煤基特种燃料方向谋划布局,推进现代煤化工产业“补短板、拉长板、煅新板”,让更多煤炭“由黑变白”、煤化工产品“由粗变精”,打造“煤头化尾”全产业链化工产业基地,助力榆林经开区高质量发展。
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依托国内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在2022年建成5万吨/年聚乙醇酸可降解材料(PGA)示范项目,实现我国在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PGA工业生产领域零的突破。该项目作为煤制乙二醇产业链的延伸项目,以乙二醇装置副产的草酸二甲酯为原料生产的聚乙醇酸,具有优异的生物全降解性、阻隔性、高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可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医药包装等领域,发展前景广阔。
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按照园区化、精细化、材料化、上下游一体化思路,规划建设全球最大的煤化工项目——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其中一期工程180万吨/年乙二醇装置2022年11月投产,并于2023年开创“当年投产、当年达标达效”的行业新纪录。二期工程总投资约1760亿元,是该公司在一期项目的基础上以陕煤集团自有的“煤炭分质利用技术”为龙头,通过煤热解与气化耦合一体化发展,最终生产高附加值材料、电池电解液溶剂、可降解材料及特种油品等4大领域30多种终端产品,进一步拓展延伸产业链。
近年来,榆林经开区吸引了一批延链、补链、强链的下游深加工项目落户,已累计落地项目125个,完成投资1000亿元以上,形成了煤—甲醇—烯烃及下游、煤—乙二醇—新材料、煤—乙醇、煤—煤焦油—芳烃及下游、煤—煤焦油加氢—特种油品等产业链。
作为榆林经开区化工企业最集中的核心区,清水工业园形成煤—甲醇—烯烃及下游、煤—煤焦油—芳烃及下游、煤—煤焦油加氢—特种油品等产业链,拥有年产甲醇180万吨、乙二醇260万吨、乙醇50万吨、聚乙烯30万吨、聚丙烯30万吨等装置,以及大量的碳四、碳五、多元醇等生产装置。依托丰富的化工原料和完善的配套工程,榆林经开区广泛招商引资,吸引了一批下游深加工项目延链补链强链。
总投资103.15亿元的陕西榆能精细化工材料有限公司100万吨/年高端化学品新材料项目,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开发的甲醇甲苯制对二甲苯联产烯烃工业化示范装置为源头,生产的乙烯和丙烯选择精细化深加工,以周边企业的甲醇和甲苯为主要原料,充分利用园区丰富的蒸汽、氢气、氧气等资源,打造甲醇—芳烃、乙烯—减水剂、丙烯—丙烯酸乳液、丙烯—环氧丙烷4条主要产业链,多元化的产品谱系触达终端市场并填补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空白,副产碳四、碳五等产品为榆林经开区的其他精细化工项目提供了原料。
榆林佰嘉瑞精细化工材料有限公司120万吨/年甲醛及下游项目,是国内涂料树脂龙头企业江苏三木集团在陕西投资的第一个大型精细化工项目。该项目以甲醇为原料生产甲醛及其下游的多聚甲醛、甲缩醛、季戊四醇、氨基树脂等10多种产品,一期工程已竣工具备试生产运行条件,后续规划260万吨/年醇、酯二期工程。
以商招商专精特新
丰富低价的原料就地可用,资源要素齐全保障,榆林经开区立足龙头企业以商招商,吸引合作伙伴建设科技含量高的专精特新项目,形成了“原料—产品—原料”紧密关联的上下游产业链体系。
③陕煤榆林化学180万吨煤制乙二醇装置
陕煤榆林化学18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项目技术工艺包来自日本高化学株式会社与宇部兴产株式会社。在此合作基础上,榆林经开区通过“以商招商”模式,积极引入相关外资企业。2021年8月,高化学株式会社在榆林经开区注册成立了高化学(陕西)管理有限公司,成为榆林市首家落户的外资总部企业。
2021年12月,陕煤榆林化学、高化学株式会社、东华科技三方合资成立宇高新材料有限公司,依托榆林化学丰富的合成气、甲醇及公用工程,建设国内规模最大的电池电解液溶剂生产基地50万吨/年碳酸二甲酯(DMC)项目。DMC作为生产新材料聚碳酸酯、新能源锂电池的重要原材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高附加值。2024年10月,一期工程10万吨/年DMC装置建成并产出合格产品,这也是陕西首个高纯(电池级)DMC项目。
榆林经开区采用“以商招商”的招商引资方式,吸引一批专精特新项目落地生根。榆林天盛缘玻璃纤维科技有限公司是榆林市唯一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残疾人就业基地”、省隐形冠军及行业内引领型优质企业,技术优势独特,产品玻璃纤维棉成为了国内外多家企业的原材料,出口量占国内行业出口总量的47%,其产品出口英、德、美、日、东南亚等发达国家。该公司与多家下游企业形成紧密产业链协作:江苏大利以其产品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河南泛锐科技则基于大利的产品进行再加工,成为比亚迪、宁德时代等新能源电池企业的主要供应商。这一合作体系逐步形成上下游联动、三家企业集群化发展的格局,显著增强了榆林市中小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值得一提的是,该系列下游产品中的玻璃微纤维深冷绝热材料,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封锁与产品垄断,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空白,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陕西清水银泉煤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建的2×6万吨/年三聚氰胺及产业链绿色延伸项目,以煤为原料生产合成氨—尿素—三聚氰胺,主产品三聚氰胺将供给附近的佰嘉瑞作为原料。二期项目将建设另一套6万吨/年三聚氰胺装置,同时自产的氨水与甲醇生产二甲基甲酰胺,并以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液氨为原料制备碳酸氢钠,每年可消耗榆林经开区副产的工业杂盐30多万吨,实现变废为宝。
陕西清水元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的甲醇深加工10万吨/年甲醇钠项目也正在加快建设。该项目依托榆林经开区的甲醇和烧碱,采用华东理工大学先进技术生产医药和农药中间体高纯甲醇钠,与经开区内的陕西恒润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关系。
截至目前,榆林经开区共有精细化工项目23个,总投资498.4亿元,产品涉及绿色农药及中间体、低碳脂肪胺、碳酸二甲酯、可降解塑料、氨基树脂、碳酸酯、光电材料、高性能碳纤维等。其中,一简一至3000吨绿色农药及中间体生产研发基地、巴斯滕3.6万吨特种酚合成精制及其衍生物加工、恒润化学年产7000吨新型绿色农药杀菌剂等8个精细化工项目已建成投产。另还有8个在建和7个准备开工的项目。
科技招商聚才引智
为突出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全面融入省、市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榆林经开区出台《支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梯次培育科技型企业,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支持企业承担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及首批次新材料/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制与应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与保护。
④榆林经开区创新创业产业园
“1344”规划,是榆林经开区在2020年提出的战略目标。“1”指要建设国内一流的创新创业产业园(下称产业园),“3”指产业园实现实验器、孵化器和加速器3个功能,“4”指产业园建设坚持绿色、智慧、共享、科技4个理念,第二个“4”指产业园运营的4个模式:一体化运营、个性化服务、封闭化管理和平台化发展。如今,产业园成为榆林经开区的科技创新高地。
产业园总投资约22亿元,规划占地面积1209亩,项目分三期建设,2021年3月正式启动。目前,一期工程和二期一阶段已建成,拥有标准化厂房29个,建筑面积达16万平米。产业园的主要产业发展方向是新材料、装备制造、节能环保,通过科技招商,吸引与该产业园配套的新型产业企业自主创新示范、引领,打造“产业高端、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产业发展主平台、科技创新策源地、智慧建设示范区。
作为“双创”服务载体,该产业园布局规划了生产研发车间、新材料加工、中小企业生产、中试基地、中小企业孵化科技研发等8个功能区,目前已引入落地12个项目,涵盖实验、服务、新材料、装备制造等领域,二期已确定9个项目入园,初步承载实验器、孵化器和加速器功能。同时,同步建成秦创原中试孵化基地、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构建起“政产学研金服用”全要素、全链条、市场化科创服务体系。依托榆林能矿未来科技创新投资基金,还可为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与成果转化提供资金支持。
根据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产业园提供个性化定制厂房,让企业“拎包入驻”,为入驻企业提供政策服务、金融服务、代办行政审批业务等“一对一”“保姆式”“金牌店小二”的高效、周全、全方位服务,让入驻企业更加放心。
位于4号厂房的陕西析睿凯莱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产业园的一期项目,该公司与高校合作研发的改性聚酯储热调温纤维材料,通过相变核心技术自动吸收、储存、释放热量,具有智能蓄热调温功能,可显著改善服装纺织品的舒适性,保证人体的温度舒适性,主要用于国防、航天航空等领域,目前在产业园完成了中试。
优化环境筑基未来
2021年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榆林经开区考察时指出,煤化工产业潜力巨大、大有前途。要提高煤炭作为化工原料的综合利用效能,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⑤榆林经开区精细化工企业一角
今年9月,在第十九届榆林国际煤炭暨高端能源化工产业博览会和第三届西部氢能博览会上,榆林经开区亮相参展,24家企业展品超200件,涵盖高端能化、新材料、装备制造、新能源等6大类,系统呈现了榆林经开区近年来在推动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方面取得的进展。
博览会期间,榆林经开区管委会分别与陕西榆能化学材料有限公司、陕西乔信致远资源循环利用有限公司、榆林学院、陕西方大管业科技有限公司4家单位签约5个项目,总投资额达62.85亿元,涉及精细化工、氢能、复合管材等领域。
榆林经开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榆林经开区将以支撑陕西万亿级现代能源产业集群为使命,以榆林创建国家能源革命示范区为统领,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抢抓当前处于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按下项目建设“加速键”,为榆林市经济转型升级发展贡献力量。
榆林经开区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共筑招商引资“强磁场”,通过“筑巢引凤”谋划储备招引一批新项目,对标创建省级营商环境示范区,深入推进企业投资项目“告知承诺+并联审批+事中事后监管”改革试点建设;实行领导干部包抓“五上”企业推进机制,开展“一把手坐窗口、走流程”活动,实现重点项目包抓全覆盖,审批事项服务全流程;坚持深化“放管服”改革,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优化审批流程,全力推行“红蓝章”预审批制度,缩短企业项目开工周期;实行“五个一”工作机制,在企业开办、项目建设等环节提供政策咨询和帮办代办等服务;推进“标准地”改革,新入园项目全部采取“标准地”制度出让土地,实现“拿地即开工”“交地即交证”。
展望“十五五”,榆林经开区将乘风破浪、勇毅前行,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版图片由榆林经开区提供)
9月25日14时30分,由中国化学所属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总承包建设的湖北徽阳30万吨/年半水-二水湿法磷酸及配套装置项目最后一件大件设备——第一氟洗涤塔,精准吊装就位,项目核心设备安装任务圆满....
中化新网讯9月28日,主题为“融合创新育见未来”的2025年湖北新工科建设研讨会在武汉工程大学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湖北新工科研究中心主办,武汉工程大学承办,是湖北新工科研究中心召开的年度新工科.....
本报讯近日,从长城钻探西部钻井分公司获悉,随着榆37-3ZH5井光纤信号回传正常,标志着该公司“储气库管外永置式光纤完井”技术首次现场试验成功。
金秋时节硕果盈,捷报频传启新程。近日,江汉油田清河采油厂组织开展“金秋助学·暖心三送”活动,为步入大学和高中的职工子女送去组织的关怀与祝福。
10月10日,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公布“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管理体系试点名单”,晋南钢铁集团成功入围,成为全省首批入选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