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中新天津生态城召开2025年工作会议,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谋划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
会议通过视频回顾了2024年生态城各项工作的精彩瞬间,对2024年度生态城优化营商环境“十佳案例”和“创新案例”、高质量发展“十佳案例”“优秀案例”和“最美基层奋斗者”给予表扬,对2024年度生态城获得区级及以上荣誉奖励的高层次人才予以通报,激发全体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热情,推动生态城以更高标准打造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升级版。
2024年,中新生态城GDP增长5.7%,工业总产值突破270亿元。天津市首家一级央企总部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正式落户,吸引世界双500强央企全资子公司优质项目,引进疏解非首都功能资源超过66亿元。
中核同位素镱176规模化生产基地填补国产核药产业链关键环节,全市首个N型Topcon光伏电池生产基地加快建设。天津软件园正式开园,绿创园首栋建筑绿创中心冲出地面,智慧科技产业园招商马力全开,中新智造园吸引国际企业纷至沓来,民营企业平台载体建设如火如荼,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战场”。
出台天津市首个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标准,全国首个全域绿电应用示范区在生态城正式揭牌,打造全市首个100%绿电整车工厂,绿电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超过75%,“双碳”之路蹄疾步稳。全面推广“绿建奖励+绿色保险+绿色信贷”模式,不动产登记中心被世界绿建委授予亚太地区绿色建筑先锋奖。
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达成全国首笔应对欧盟“碳关税”数据交易,累计交易额突破6亿元。发布全国首个区域级城市大脑白皮书,完善城市事件感知网络,智慧场景实用高效。出台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生态城牵头编制的ISO37111标准正式发布,成为我国主导的首个面向全球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领域国际标准。
与新加坡企发局签署绿色低碳经济合作备忘录。在新加坡举办投资天津推介会、新津企业座谈会,首次与新方联合发布“6+9”中新联动政策包,吸引新加坡优质项目顺利落地,总投资额达到31.7亿元。成立中新低碳经济顾问小组,搭建产业园合作联盟,获评全国“高效办成一件事”优秀案例和“最具投资营商价值园区”。
会议指出,202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生态城高标准打造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升级版的开局之年。2025年,中新天津生态城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紧紧围绕天津市“十项行动”和天津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行动,充分发挥中新合作优势和对外开放平台作用,重点聚焦八方面工作,以更高标准打造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升级版。
围绕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横向布局绿色建筑、绿色能源、绿色交通、数字经济、绿色高端制造、绿色金融与服务、绿色低碳产业园7个重点领域,纵向延伸技术研发、产品试制、场景应用、检验检测和标准制定5个关键环节,一体推进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着力打造“5×7”绿色低碳产业矩阵。同时,完善产业支撑要素,出台绿创产业发展规划,优化绿创园功能布局,加快建设绿创中心,为各级各类央企总部集聚绿创园做好规划。特别是要服务好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挖掘“城市矿山”,积极推动上下游项目资源落户,实现集团与生态城在绿色循环经济方面融合发展,打造全球循环经济城市标杆。
积极践行双碳战略,深化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全面推进绿电供给应用,提升绿色能源利用效率。深化“无废城市”建设,创建“无废工厂”,持续打造垃圾分类精品示范小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实现固废全链条闭环管理。
开展书记“领航”、党务工作者“振翼”、党员“筑基”工程,培育更多立得住、推得开、叫得响的党建品牌。(中国化工报曲照贵)
“蓝色的不仅有蓝天和海洋,还有着一望无际、熠熠闪光的光伏板……”驱车行驶在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沿海岸线,一排排蔚蓝的光伏板组成的矩阵,在太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远远望去宛如一片蓝色的海洋,这便是潍坊...
近日,佛北战新产业园大塘新材料产业园迎来产业投资开门红,新年第一宗工业用地由佛山市产发新材料公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产发新材料公司”)以8000万元成功竞得,拟在该地块投资建设公共服务型新材料中试基地...
“晋创谷·吕梁”揭牌仪式日前在山西省吕梁市举行。此举有利于打造吕梁市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新兴产业集聚区,为吕梁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2月12日从沈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传出消息,位于沈阳市康平县的沈阳生物化工产业园正式通过辽宁省工信厅等七部门联合认定,成为辽宁省首家获批的生物化工产业园,将填补该省生物化工产业空白。
2024年以来,安宁产业园区聚焦“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主线,深挖工业经济新动能,连续4个季度荣获安宁市争当“实干家”2024年重点项目现场观摩第一名,在昆明市“当好排头兵”高质量发展大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