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重点专项“CO₂高效合成重要化学品新技术”项目牵头单位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和高技术中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重点专项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专项办”)在北京联合组织召开了项目实施方案论证暨启动会,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领导,项目推荐单位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项目咨询专家组和财务专家,项目牵头单位及参与单位科研管理部门代表、课题负责人和骨干成员,总体专家组组长和责任专家,以及专项办相关成员约5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上,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领导表示,将严格按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办法规定,做好项目实施的组织、支撑和监督工作,推进项目按计划实施。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科学院将持续做好放管服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项目负责人从项目概况和背景、预期目标和考核指标、研究内容和课题设置、研发团队和现有基础、实施关键节点和计划、组织管理和交流方式、风险分析和应对措施等方面介绍了项目实施方案,报告了项目年度工作计划及预期成果。与会专家认真听取实施方案报告,与项目团队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围绕落实实施方案“如何做”、示范工程研究基础与项目研究内容边界问题、加强原始数据积累和知识产权分享机制、二氧化碳来源和品质以及与二氧化碳工业捕集的关系、加强二氧化碳合成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和乙二醇等产品的技术经济性分析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
专项办相关负责人围绕“学习贯彻科技领域‘放管服’要求,落实强化科研项目主体责任”,介绍了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情况、专项总体目标、项目部署、高技术中心重点专项总体情况等内容,分析了任务书审核、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提出了“放”到位、“管”有效、“服”到位的专项管理思考。同时,按照《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关于切实履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牵头单位法人责任的意见》,从项目实施的组织管理、履行项目牵头单位法人责任、经费预算管理、项目保障条件、项目(课题)调整程序、知识产权保护和成果转化、科研诚信建设等十个方面进行讲解。他表示,专项办将按照《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文件精神,以信任为前提,持续深化科研服务工作,积极参与项目重要节点交流探讨,做好项目的目标管理和工作。
截至10月22日,河南油田21个光伏、风电项目今年总发电量达5475万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加17.2%,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7万多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18万吨,刷新历史同期纪录。
由广东能源集团自主投资建设并运营的惠州LNG接收站外输管道,自2024年1月正式投运至今年10月,已累计输送天然气突破20亿立方米,相当于替代煤炭约26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520万吨、二氧化硫约4....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发布消息,10月30日,该所温晓东研究员团队联合北京大学马丁教授团队在《科学》杂志发表最新研究成果,首次在铁基费托合成催化剂上实现了二氧化碳选择性低于1%、烯烃选择性超过85%的...
10月29日生态环境部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近年来,生态环境部积极推进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管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近日,我国科研人员在酸性膜电极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领域取得新进展。科研团队提出采用多孔膜替代离子交换膜,在酸性条件下实现了高选择性、长稳定性的电催化二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历经十余年高效运营,位于珠海经济特区的南海东部白云气田群核心枢纽——高栏终端累计外输天然气于9月底突破580亿立方米大关。这一数据相当于替代标煤约76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5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