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小热棒筑稳世纪大工程

破局.jpg

  青藏铁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它能否全线贯通,需考虑一个重要前提——高原上的冻土层。夏天,会随着气温升高而融沉;冬天,又会随着气温的降低而冻胀。这种情况下建路基,必有坍塌风险——这种困难局面,让几代铁路人望而却步,直到一位名叫郭宏新的破局者出现!他将高效传热的理念引入冻土治理工程,采用热棒主动冷却路基——热捧的体内充满低沸点的液氨或二氧化碳工质——当冻土外界的温度低于底部温度时,液态工质便会蒸发成气态升至顶部,又被外界冷空气冷却而释放热量凝结成液体又回流到底部。如此往复,冻土内部热量被输散出地表,而外面严寒空气的冷量深入地下,使冻土越冻越实,即使夏天,冻土也很难融化。最终,路基变形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郭宏新的热棒技术,被国家指定为青藏铁路冻害处理的唯一储备技术,为青藏铁路全线贯通做出了重大贡献——而这根小小的热棒,却是他所在的中圣科技公司几十年科研积淀的结晶与缩影,凝聚了中圣人的心血和智慧。

  他们,不是大国工程的建设者,却是其关键设备的研制者;

  他们,既是大国重器的铸就者,更是其核心技术的破局者......

  气化器——LNG接收站的核心设备,被日本、德国等国的少数公司垄断数十年——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2012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重点推进LNG气化器国产化项目。受中石化天然气公司、中海油气电集团委托,中圣科技承担了三种LNG气化器国产化研制重任,中圣人在国内首次将三种气化器全部研制成功,并分别在天津、青岛、广西北海、海南等地的LNG接收站成功应用,中圣科技再次成为大国重器核心技术的破局者。

  中圣人的破局之举不只如此——他们不断改善换热器内部管材的形状和壳体结构,成功使国产换热器换热效率大幅提升;他们研制出多晶硅冷氢化反应器,成功将多晶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剧毒副产物四氯化硅,转化为生产多晶硅的原材料三氯氢硅,大幅降低了多晶硅综合成本,实现废弃物的清洁化、资源化;他们坚持调整能源结构和节能降耗双重发力,大力发展LNG冷能综合利用项目,投资建设“天津南港LNG冷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推动打造基于LNG冷能综合梯级利用的绿色产业集群......

  中圣科技,以高效传热技术为核心,不断推动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科技成果产业化,用中圣智慧助推国家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致敬词:

  你,是螺丝钉,不显山,不露水,却紧固了一座座大国重器,你,是一束光,不骄傲,不自夸,却照亮了一项项大国工程。

相关推荐

携手——纪念《中国化工报》创刊40周年

四十载,风华正茂;四十载,风雨同舟——我们的四十载,淋浴改革开放之春光,我们的四十载,携手企业发展共成长。南京化学工业公司——中国化学工业的摇篮,当李明手捧起第一期《中国化工报》,就注定了一场长达4....

2025-01-12     中化新网

大同——十六化建:以文化建设融入属地化管理

自进入埃及市场以来,中国化学十六化建在当地积极推进属地化施工,用“传帮带”的形式解锁属地化用工潜力,把中国技术、中国装备、中国标准和中国文化引入埃及,培育了一大批技艺精湛、队伍稳定、能力突出的本土化技...

2025-01-12     中化新网

智算——司南智能:为流程装置装上“智能大脑”

节煤9100吨,减排二氧化碳2.1万吨,年效益超千万元……当杭州司南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欧丹林站在首届化工AI大赛的领奖台,为全球首个煤气化RTO大模型项目举起奖杯的一刻,他想起了2021年的初春,...

2025-01-12     中化新网

锤炼——宏程重工:走装备强国路 筑世界工业梦

傍晚时分,江苏宏程重工有限公司石化设备焊接车间内,弥漫着金属的特有气息。工人们身穿防护服,手法娴熟地操作着手中的焊接设备,弧光频频闪烁,与四溅的火花交织成一幅忙碌而有序的生产画面。在犹如广阔操场般的装...

2025-01-12     中化新网

转型——兰石集团:“向“新”而行 “氢”启未来

2024年12月17日,天空湛蓝,暖阳高悬。兰州市首辆氢能大巴从兰州新区兰石集团高端装备产业园“氢”装出发,历经一小时车程,顺利抵达兰州市区,完成首次跨区域试跑。氢能大巴的氢源来自兰石集团建设的甘肃....

2025-01-12     中化新网

开元——蓝廷:开启MOF材料规模化生产新纪元

大家好,我是来自蓝廷新能源科技(浙江)有限公司的曹文晓。从2015年进入中国科学院读研究生,到毕业后在企业从事研发工作,我在实验室和装置现场守了10年,却从未想过会有一天,在这样一个舞台上,把工作成果...

2025-01-12     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