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6日,河南晋开集团延化化工有限公司顺利通过验收,标志着河南省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工作圆满收官,提前1年完成了搬迁改造目标任务,有效降低了城镇人口密集区安全和环境风险,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和本质安全。能够提前完成任务,各级领导的强力推进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为企业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
第一个困难是缺钱。有的企业迁建资金需求高达几十亿元,巨大的资金缺口如何弥补?开封市给出的做法是:对提前完成任务的企业给予50万~100万元奖励,对企业腾退的工业用地及地上附属物评估后进行收储并给予赔偿,将迁建项目实际投资超过30亿元、20亿元,以及20亿元以下企业的老厂区地块净收益分别按70%、50%、45%的标准奖励企业。南阳市政府则将迁建项目纳入市财政支持企业创新发展贴息资金项目,按项目投资规模以贴息形式给予资金支持,解决企业燃眉之急。
第二个困难是资产如何处置,特别是国有企业的资产处置。河南华豫恒通化工有限公司就遇到了这样的困难。为此,企业所在地驻马店市的政府领导多次赴京与公司上级单位中化集团沟通协调,国有企业资产处置难题得解,华豫恒通也按时完成了专搬任务。
第三个困难是人员如何安置。当时,三门峡捷马电化有限公司因效益问题,已经出现拖欠工资、保险等问题。正是三门峡市垫付的1500万元资金,为企业解决了职工工资、生活费以及拖欠的养老金、失业金、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医疗保险等五险问题,稳定了职工思想,确保了拆除工作顺利进行。
正是有了这些办法,“退城入园”、改造一批、转移一批、退出一批的专搬,才能够真正降低城镇人口密集区安全和环境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专搬任务完成后,异地迁建和关闭退出的企业,通过“腾笼换鸟”,盘活了土地资源,实现了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如郑州、焦作、南阳等市,实施“退二进三”,按照城市发展规划,对河南中威高科技化工有限公司、焦作市和兴化学工业有限公司、镇平星邦油漆有限公司等企业老厂区腾退土地进行商业开发;开封市将开封化学试剂总厂厂区土地收储后建设为城市绿地,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城市品位,拉动了经济增长。
就地改造和异地迁建企业,通过实施改造升级和全新建设,积极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充分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龄的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开封东大化工有限公司,通过实施异地迁建,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延链补链,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实现了结构调整,2020年投产当年总投资收益和项目资本金净利润均超过了10%。21世纪之初成立的河南奥思达新材料有限公司通过搬迁改造,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并成为河南省首家通过铁路用减水剂产品认证的企业、国内率先拿到美国市场认证的高性能减水剂生产企业,产品80%以上出口到美国、印度等国际市场,该公司还被授予了2019年度平顶山市市长质量奖。
在河南,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企业搬迁工作坚持“不让一家企业掉队”,推动企业提质升级,走上安全、环保、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产值增加500%,能耗反而下降30%。这是2006年以来儋州洋浦经济开发区石化新材料产业园交出的一份“绿色答卷”。产业园含“绿”量持续提升,先后被认定为首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循环化改造示...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指引》(下称《指引》)。其中,要求园区要明确产业定位,“原则上不宜超过3个主导产业”。笔者以为,这是相关部门为了打造特色突出、优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