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政治动荡 贸易局势紧张 原油价格波动
地缘政治动荡与贸易紧张局势叠加原油价格波动,导致亚洲石化生产商在原料供应保障方面面临严重不确定性。在新加坡举办的2025年亚太石油会议(APPEC)上,行业专家共同探讨了这一行业痛点。他们表示,目前亚洲石化生产商原料采购趋于谨慎,乙烷等低成本原料成为行业新的焦点。
以原油为例,标普全球商品洞察技术研究副总监April Tan指出,油价已从2024年的近100美元/桶,在过去几周内跌至70美元/桶以下,油价的这种剧烈波动对石化生产商造成显著影响。她进一步表示,预计2026年油价将维持在65美元/桶左右,在此背景下,石化生产商在选择原料时需更加谨慎。
会议小组讨论聚焦于原油制化学品(COTC)工艺作为裂解装置原料来源的竞争力。标普全球商品洞察亚太地区C4及弹性体业务副总监Anthony Tso称,目前多数COTC装置运营均依托一体化模式发挥优势。他解释道,一体化工厂能实现物流流程简化与成本降低,且此类装置中有近50%-60%专门用于化学品生产。此外,COTC装置可让生产商根据当前市场需求调整生产方向,在燃料与化学品等不同产品间灵活切换,具备极强的运营灵活性。
Tso还提及沙特阿美与韩国S-Oil合资建设的“沙欣热裂解原油制化学品”(TC2C)工厂,该项目计划2026年在蔚山投产。他认为,这类项目虽能推动原油转化为多种石化原料,具有积极意义,但项目成本回收周期可能较长。
印度信实工业裂解业务负责人拉吉什·拉瓦特(Rajesh Rawat)表示,当前各类原料采购面临波动,“经济性”已成为生产商选择原料的核心驱动因素。乙烷正是低成本原料的典型代表,但供应有限仍是买家面临的主要问题。拉瓦特指出,印度、中国、拉美、欧洲等地区的乙烷买家目前均高度依赖从美国采购。
拉瓦特提到,传统上石化生产商会将大部分资本支出投入生产设施建设,如今这一趋势正发生转变,更多资金开始流向乙烷等原料的供应保障领域。尽管此类投资能为生产商带来收益,但伴随的风险也同样严峻。当被问及“乙烷买家过度依赖美国供应”时,拉瓦特明确表示这是最主要的风险点。这些风险不仅包括关税等贸易壁垒,还涉及供应链中断问题,例如苏伊士运河等关键航道受阻、海运基础设施遭遇恐怖袭击等。
对于单体市场,Anthony Tso分析称,相较于其他C4单体,丁二烯的需求更容易预测,因为其下游应用与汽车等行业紧密相关。对于异丁烯等其他C4单体的未来前景,他指出,异丁烯主要用于生产甲基叔丁基醚(MTBE)等调合组分,但MTBE需求持续疲软;除调合组分外,异丁烯也用于其他下游产品,预计这些产品需求增速会较为“温和”,低于丁二烯。
拉瓦特则关注到关键石化原料的供应问题。若乙烷裂解规模持续扩大,亚洲部分老旧裂解装置的产能优化(关停或减产)可能影响C5产业链等原料的供应。他表示,石脑油裂解装置生产异戊烯、双环戊二烯等C5类产品的量本就有限,而这些产品的市场需求却始终旺盛。行业需要想办法从现有生产体系中提取更多C5产品,老旧装置的关停,将导致市场失去一部分C5原料供应。
近日,标普全球商品洞察芳烃产品副总监KateLee在2025年APPEC会议上表示,尽管短期波动存在,但长期来看,苯与石脑油价差将回归合理区间。“只要美国苯库存维持低位,跨区套利窗口就将重新开启...
近期,圭亚那作为全球最新石油生产国的迅速崛起,以及华盛顿与加拉加斯之间紧张局势的升级,使南美石油工业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报告,将巴西、圭亚那和阿根廷这3个正在经历...
9月16日,以“释放大金砖合作潜力,实现包容可持续工业化”为主题的2025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在厦门开幕,34个国家及国际组织代表参会,旨在深化金砖国家及伙伴国在新型工业化、数字化转型、...
9月15日,ICIS发布报告称,受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影响,叠加产能过剩导致行业利润收窄、价格下跌,石化市场,尤其是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氯乙烯(PVC)的贸易流向预计将发生显著变化。
低迷的油价让国际石油巨头年初的乐观情绪消散殆尽。随着布伦特塬油价格在60至70美元/桶区间徘徊,美国页岩油行业就业岗位持续减少,市场预测转向悲观,不仅认为布伦特油价可能跌破60美元/桶,甚至认为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