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市场分析人士表示,美国页岩油行业“盈亏平衡成本持续下降”的时代即将终结。未来十年,成本攀升与核心储量枯竭将开启行业新阶段,进而削弱美国在全球原油需求增长中的供应影响力。北美页岩油目前的供应主导地位将被削弱。
分析机构恩维鲁斯情报研究公司(EIR)近日发布的新报告指出,美国原油供应的边际成本预计将从当前的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WTI)70美元/桶,攀升至2035年前后的95美元/桶。EIR解释,成本上涨的核心原因是储量枯竭,行业正从经济价值已验证的储量区域,转向勘探风险更高的区域,推高整体开发成本。
EIR的报告强调,北美核心油气储量濒临枯竭将对全球能源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美国满足全球需求的能力。EIR总监亚历克斯·柳博耶维奇在声明中表示:“北美在全球原油需求增长中的供应主导地位正在减弱。未来十年,北美对全球原油需求增长的贡献占比预计将降至50%以下,与过去十年贡献占比超100%的态势形成鲜明对比。”
不过,EIR认为,美国得克萨斯州西部与新墨西哥州的二叠纪盆地、加拿大油砂,仍将继续成为北美成本最低的规模化原油供应来源。加拿大油砂将受益于西加拿大精选原油(WCS)价格走强及已投入的基础设施成本,新增外输基础设施产能或进一步推高加拿大原油产量预期。目前EIR预计,到2030年加拿大原油日产量将较2025年的创纪录水平再增45万桶。
反观美国页岩油行业,由于当前油价接近盈亏平衡线、核心储量持续枯竭,未来增长曲线将趋于平缓,企业不得不调整投资策略。随着美国页岩油核心储量耗尽,行业正进入高成本、开发复杂化的新时代。这一转变将重塑北美原油成本曲线,并重新定义全行业的投资策略。
受今年油价下跌影响,美国页岩油行业处于“观望模式”,仅通过微调策略应对价格下行。美国原油生产商正缩减资本支出预算,依赖当前钻探活动的效率提升来维持产量水平。尽管油价下跌与钻探活动之间存在滞后效应,美国原油产量仍在小幅增长,但大型页岩油生产商已纷纷表示“产量峰值已至”,即便特朗普政府全力支持化石能源行业,也未能扭转这一趋势。
以Diamondback Energy为例,得益于效率提升、与Endeavor公司合并产生的协同效应及服务成本下降,该公司将2025年资本预算从中期目标再削减1亿美元,最终定为34亿至36亿美元。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凯斯·范特霍夫在8月初致股东的信中表示:“鉴于市场波动与不确定性持续,我们认为今年没有充分理由增加钻探活动。自今年一季度致股东信发布以来,公司仍认为在当前油价下,美国页岩油产量可能已达峰值,美国本土的钻探活跃度将持续低迷。”
此外,近日发布的达拉斯联储能源调查也显示,二叠纪盆地的油气活动因“成本上升、不确定性加剧”进一步下滑。受访的生产商与服务公司高管反馈了以下关键信息:57%的高管认为,自2025年1月特朗普政府上任以来,监管政策调整仅使新油井的盈亏平衡成本降低不足1美元/桶;25%的高管认为降幅在1至1.99美元/桶,且没有大型勘探开发企业实现超过5美元/桶的成本下降。多数高管表示,因油价与生产成本的不确定性上升,已推迟投资决策。
一位勘探开发企业高管在调查中直言:“政府希望原油价格维持在40美元/桶,同时对进口油管产品加征关税推高了投入成本,钻探活动恐将消失,石油行业将再次失去宝贵的员工。”
另有高管直接将美国页岩油行业的困境归咎于前政府与现政府:“这个曾经全球最具活力的能源引擎,已被政治敌意与经济无知摧毁。”该高管称,前政府“诋毁页岩油行业,还对华尔街撤离页岩领域幸灾乐祸”,而现政府正在完成“终结页岩油”的工作。美国现政府听从美国能源部的顺耳之言,而非客观事实,对页岩油经济逻辑缺乏基本理解。该高管批评道:“政府非但不支持本土产能,反而实质上与石油输出国组织站在一边,通过供应策略将油价压至经济临界点以下,在此过程中重创美国生产商。”
AP穆勒控股公司子公司维奥尼奥宣布,已将其拟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建设的15亿欧元绿色聚烯烃项目的计划最终投资决定(FID)推迟至2026年中期。
近日,东海炭素株式会社宣布,已从普利司通炭黑(泰国)有限公司(BSCB)的母公司普利司通公司与朝日炭素株式会社手中完成了对BSCB的收购。
10月3日,PPG发布2026年度色彩“探境黄”。这是一款百搭的黄绿色调,诠释坚韧、乐观与自我表达的核心内涵,既沉静又灵动,适用于建筑、消费品、工业及汽车等多个领域。
10月8日,欧洲塑料工业协会(Plastics Europe)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欧洲塑料行业正处于“悬崖边缘”,竞争力正在持续快速下降,市场份额不断下降,销售额大幅下滑,同时可持续发展进程也陷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