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近日,随着“滨海109”铺管船将最后一节海管终止封头铺设到渤海南部海域,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渤海油田建成国内最密集的海底管道网络,海底油气管道已达3200余千米,助力我国海洋油气管道总长度突破10000千米,跃居世界前列。
海底管道被称作海洋油气生产系统的“生命线”,既串联油气田内部各设施,又将油气资源稳稳输送至陆地终端,形成“水下井口—海底管道—陆地终端”完整生产链。在海底管道工程建设方面,中国海油持续加大原创性技术攻关,加快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步伐,铺管作业能力实现全面提升,铺设规格已实现从2英寸到48英寸海管的全尺寸覆盖,涵盖了单层管、双层管、复合管、子母管等国际主流海管的全部类型,铺管技术及装备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装备技术体系完整性等方面走在国际前列。
从“滨海106”“滨海109”等第一代浅水锚系S-lay铺管船,到“蓝疆”“海洋石油202”等第二代百米级锚系S-lay铺管船,再到国内首艘3000米级超深水起重铺管船“海洋石油201”船,船舶装备持续迭代,推动我国海管建设实现自主可控、全面升级。同时,中国海油积极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能源发展贡献力量,先后承揽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地区的10余个项目,累计铺设海底油气管道500余千米。
10月12日,华锦阿美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项目再次迎来里程碑节点——15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420万吨/年高丙烯催化裂化装置等7套炼油装置实现同步机械竣工。此举标志着该项目炼油板块核心工艺单元的建设...
10月12日,华锦阿美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1500万吨/年常减压蒸馏装置、350万吨/年轻烃回收装置、420万吨/年高丙烯催化裂化装置、140万吨/年气分装置、碳二回收装置、260...
10月10日,记者从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河北省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5—2027年)》印发,将重点在化工等行业开展创新性应用,推动人工智能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
近日,由天津市瑞恒茂集团主导、天津市赛泓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年产10万吨生物质绿色甲醇制造项目成功取得立项审批,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预示着全国首个芦竹绿色零碳循环经济产业园规划即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