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近日,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管理四区传来捷报,经过3小时安全高效施工,渤南94#、95#、19#站及403站新1#站4座计量站流程改造任务顺利竣工,涉及的69口油井全部恢复正常生产。本次改造实现工期大幅缩短、环保零事故的双重目标。
此次改造聚焦老旧管线升级与系统优化,涵盖老化管线更换、流程节点调整等核心内容,具有施工点多、范围广、技术要求高的特点。为确保项目高效推进,管理四区提前谋划,组织技术骨干完成管线预制、压力测试等关键准备,反复优化施工方案;采油厂统筹人力、设备、物资等资源,建立 “每日调度、实时跟进” 机制,明确责任分工。施工中,各参建单位紧密协作,动火、放空、置换等关键工序有序推进,人员值守、设备调度、质量管控全程闭环。原本预计8至10小时的核心施工,仅用3小时完成,大幅缩短停井时间,将产量影响降至最低。
效率之外,“绿色施工”贯穿全程。施工前,该公司彻底清理动火点周边杂草、油污,划定安全环保作业区,配备灭火毡、放空桶、防污垫等防护物资,制定应急处置预案;施工中,严格执行环保规程,分类收集处置废弃物,精准密封管线接口杜绝滴漏。
改造后,新建管线输送效率与安全性能显著提升,从源头杜绝老旧管线穿孔导致的产量损失和环境污染风险,为该厂推进 “零穿孔” 示范区建设、争创中石化 “绿色标杆” 基层单位提供有力支撑。
11月7日,《国家碳达峰试点(成都)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印发,提出将实施推动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大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等八大重点任务,有力有序有效推进该市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
11月17日,河南省濮阳市生态环境局传出消息,由该局投资建设的全省首个全流程AI智能无人实验室正式投运,标志着河南省水环境监测领域迎来一项重要创新突破。
10月的印度尼西亚依然闷热,长城钻探钻井二公司GW265队的营地会议室里,电气师吴传坷用砂纸打磨最后一张长椅边缘后,手掌轻拂过光滑的木面,满是汗珠的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