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展望(2025-2060)》显示: 能源减量替代成实现“双碳”重要推手

中化新网讯 记者近日从国家能源集团了解到,近日由该集团编制的《中国能源展望(2025-2060)》(以下简称《展望》)正式发布。课题组依托自主开发的大型能源系统模型量化仿真结果,开展实地调研与战略研讨,总结形成关于我国能源产业“十五五”“十六五”及中长期发展大势的若干战略研判。《展望》显示,对化石能源的减量替代,将成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推手。

《展望》提出,我国能源活动碳排放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近90%,占全球能源活动排放总量的30%左右,是实现“双碳”的主战场。2024年,能源活动碳排放量约112亿吨,较上年增长1.2%,其中,火电(含供热)、钢铁、化工、建材四大行业合计排放约占总排放的4/5。
    《展望》预计,因能源电力稳定供应和化工品原料需求等原因,近中期火电行业(含供热)和化工行业对煤炭和石油消费仍将保持增长。通过能源减量替代,我国可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和2035年前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具体来看,随着非化石能源对化石能源加速替代,我国煤炭消费将在2026—2028年达峰,石油消费将在当前阶段峰值平台期基础上保持平稳略降。在综合考虑化石能源消费及化工产品固碳等发展趋势下,我国能源活动碳排放量预计在2030年前进入114亿~116亿吨峰值平台期,到2035年降至108亿吨左右,较峰值低6%左右。

《展望》认为,通过对化石能源减量替代、规模化发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林地碳汇,我国到2060年可实现碳中和目标。从2036年到2060年,随着非化石能源对煤炭、油气进一步加速替代,我国能源活动碳排放将进入快速下降阶段,预计2040年、2050年、2060年将分别降至95亿、60亿、23亿吨左右。此外,考虑CCUS兜底脱碳保障并到2035年后进入规模化布局(重点在煤电、石油化工、煤化工、冶金、工业燃煤等领域推广应用),预计2060年CCUS可实现碳减排13亿吨/年左右,再考虑陆上林地碳汇能力(每年15亿~20亿吨),可成功实现全国碳中和目标。

相关推荐

吉林燃料乙醇公司超低排项目2#炉进入生产准备阶段

吉林燃料乙醇公司超低排项目2#炉进入生产准备阶段

2025-10-13     石油化工速递

江苏镇江:全过程监管与社会共治并进

《镇江市工业固体废物管理规定》(下称《规定》)已于8月1日起正式施行。《规定》不仅明确了各级政府与部门职责,更对工业固体废物从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到利用处置的全过程提出具体要求。

2025-10-10     中国化工报

恒通化工深耕环保“责任田”

今年以来,潞安恒通化工公司双氧水厂在保障生产同时,从细微处发力,以常态化举措交出环保答卷。

2025-10-10     中国化工报

化工产业绿色转型聚焦提质降碳转化

9月26日,在2025中国石油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同期举行的化工产业绿色服务专题会上传来消息,“十五五”期间,化工产业将重点聚焦提升绿色低碳水平,推动从减污减排转向全面提质降碳转化。

2025-10-10     中国化工报

从“忧”到“优” ——陕西兴化烟气脱硫装置“重生”记

​“以前巡检,会留意氧化槽是否有异味逸出,在查看在线监测据时心情随着数据波动起伏。现在改造完,设备运行稳定、数据达标,心里踏实多了!”9月下旬的一天清晨,陕西兴化集团公司动力中心员工王小东站在烟气脱硫...

2025-10-10     中国化工报

宜化化机获“零碳工厂”认证

近日,湖北宜化集团化工机械设备制造安装有限公司凭借其在节能减排和绿色生产等方面的突出成效,成功获得“零碳工厂”认证。

2025-10-10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