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展望(2025-2060)》显示: 能源减量替代成实现“双碳”重要推手

中化新网讯 记者近日从国家能源集团了解到,近日由该集团编制的《中国能源展望(2025-2060)》(以下简称《展望》)正式发布。课题组依托自主开发的大型能源系统模型量化仿真结果,开展实地调研与战略研讨,总结形成关于我国能源产业“十五五”“十六五”及中长期发展大势的若干战略研判。《展望》显示,对化石能源的减量替代,将成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推手。

《展望》提出,我国能源活动碳排放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近90%,占全球能源活动排放总量的30%左右,是实现“双碳”的主战场。2024年,能源活动碳排放量约112亿吨,较上年增长1.2%,其中,火电(含供热)、钢铁、化工、建材四大行业合计排放约占总排放的4/5。
    《展望》预计,因能源电力稳定供应和化工品原料需求等原因,近中期火电行业(含供热)和化工行业对煤炭和石油消费仍将保持增长。通过能源减量替代,我国可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和2035年前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具体来看,随着非化石能源对化石能源加速替代,我国煤炭消费将在2026—2028年达峰,石油消费将在当前阶段峰值平台期基础上保持平稳略降。在综合考虑化石能源消费及化工产品固碳等发展趋势下,我国能源活动碳排放量预计在2030年前进入114亿~116亿吨峰值平台期,到2035年降至108亿吨左右,较峰值低6%左右。

《展望》认为,通过对化石能源减量替代、规模化发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林地碳汇,我国到2060年可实现碳中和目标。从2036年到2060年,随着非化石能源对煤炭、油气进一步加速替代,我国能源活动碳排放将进入快速下降阶段,预计2040年、2050年、2060年将分别降至95亿、60亿、23亿吨左右。此外,考虑CCUS兜底脱碳保障并到2035年后进入规模化布局(重点在煤电、石油化工、煤化工、冶金、工业燃煤等领域推广应用),预计2060年CCUS可实现碳减排13亿吨/年左右,再考虑陆上林地碳汇能力(每年15亿~20亿吨),可成功实现全国碳中和目标。

相关推荐

生态环保企业ESG评价标准发布

9月10日,在第四届中国生态环保产业服务“双碳”战略院士论坛上,《生态环保企业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正式发布,并将于10月10日正式实施。

2025-09-19     中国化工报

ODS全面淘汰进入冲刺阶段

9月16日,生态环境部召开纪念《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下称《公约》)缔结40周年暨2025年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纪念大会。

2025-09-19     中国化工报

川维化工获评重庆市“绿色工厂”

近日,重庆市公布《2025年度市级绿色制造名单》,中国石化川维化工凭借在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环保治理等领域的突出表现,获评重庆市“绿色工厂”称号。

2025-09-19     中国化工报

普光天然气净化厂减排增效成果显著

中化新网讯9月12日,从中国石化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获悉,普光天然气净化厂践行绿色低碳战略,减排增效成果显著。截至今年8月底,工厂交出一份亮眼的绿色成绩单:累计节约自用气超千万立方米,相当于减少二氧化....

2025-09-12     中化新网

废弃PC水桶要“变身”了?

​一般来说,聚碳酸酯(PC)材料的使用寿命在50年以上,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少PC产品会提前退役。

2025-09-12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