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天津渤化集团以“聚才赋能 卓越启航”为主题的2025年人才发展大会暨校企合作启动仪式隆重举行。天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渤化集团和所属单位相关领导,天津渤化集团部门负责人,以及企业导师、各类优秀人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擘画人才强企新蓝图,开启产教融合新征程。
天津渤化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田云生在致辞中强调,人才是赢得竞争的核心优势,天津渤化集团将持续聚焦战略引领、机制创新、生态优化,为各类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让人才与集团发展同频共振。
在大会上,天津渤化集团与天津理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深化校企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全体与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天津渤化集团与天津理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有关领导签署了《深化校企合作 人才联合培养协议》及《共建天津市绿色石化现代产业学院合作协议》,标志着校企合作迈入“体系共建、生态共育、合作共赢”新阶段。
大会举行了一系列庄严而意义深远的仪式,集中展示了天津渤化集团人才工作的丰硕成果与推进人才强企战略的坚定决心:
“渤化英才”卓越计划启航:2025年新遴选的20名“渤化英才”卓越计划人选分批登台接受表彰,天津渤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俊明郑重向卓越计划人选所在单位的党组织领导递交了人才培养任务书,下达了具体的人才培养提升指标,立下人才锻造的“军令状”。
首批“渤化技术能手”表彰:5位技艺精湛、勇于创新、引领作用突出的高技能人才在首批“渤化技术能手”评选中脱颖而出。该荣誉体系将与天津市技术能手、海河工匠及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有效贯通。天津渤化集团党委有关领导分别向技术能手所在单位的党组织领导递交了人才培养任务书,为技术能手颁发荣誉证书。
内训师优秀课件颁奖:为加速学习型企业建设,表彰在知识沉淀与传承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内训师队伍,天津渤化集团有关领导为2024年度评选出的8个一等奖优秀课件的作者现场颁奖。
国际化人才培养结业与开班并举:天津渤化集团首期国际化人才培养专题培训圆满收官,大会举行了结业典礼并表彰了15名优秀学员。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有关领导、天津渤化发展党委书记、董事长为优秀学员颁发荣誉证书。第二期国际化人才培养专项培训正在筹划启动,聚焦实战需求,计划遴选90人参训。
会议正式发布《天津渤海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支队伍”人才发展建设指导意见》与《天津渤海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部薪酬分配指引(试行)》。前者系统规划了管理、科技、技能、营销“四支队伍”发展蓝图;后者旨在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薪酬分配机制,强化业绩导向并向技能人才、一线骨干倾斜,为人才强企战略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在仪式之后,大会特别设置了代表发言环节,搭建起经验分享与精神传承的桥梁。三位不同人才序列的优秀代表依次登台,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分享奋斗故事,畅谈发展愿景。他们的发言情真意切、充满力量,生动诠释了渤化人才的奋进姿态,展现了集团人才队伍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赢得了与会人员的热烈反响。
王俊明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近年来天津渤化集团人才工作在领军人才引进、自主培养机制优化、产教融会贯通等方面取得的系统性优化和提升。同时,王俊明深刻剖析了当前在人才结构适配性、机制活力释放以及人才生态融合等方面存在的关键挑战。
面向未来,王俊明部署了聚焦“三向发力”的重点任务。一是聚焦战略引领与精准赋能,打造全链条人才培养发展新格局。强调要实施“塔尖人才攻坚”行动,瞄准新能源材料、生物制造等前沿方向引进顶尖科学家;深化“渤化英才”锻造工程,强化创新潜力与实践能力培养;构建适应“数字时代”的技能人才新体系,推广现代培训手段并拓展职业通道;同时强化国际化人才培养,服务集团“走出去”战略。二是深化机制创新与协同共育,构建校企融合发展新生态。以新签署的协议为起点,推动产教融合从项目协同迈向体系共建,深化实训基地、导师互派、联合研发等合作;升级“订单培养”模式,推动本科“3+1”联合培养试点,前瞻规划适配岗位;筑牢学生入企实习安全防线;联合构建产学研用“创新联合体”,围绕关键技术协同攻关。三是强化价值认同与暖心服务,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新环境。要求落实更具竞争力的市场化薪酬激励体系,向一线骨干和技能人才倾斜;厚植尊重人才的文化,落实领导联系专家机制、容错纠错机制,畅通建言渠道;并压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责任,完善目标考核,加大投入保障,形成齐抓共管合力。
本次大会由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全国绿色石化产教融合共同体共同承办。(中国化工报曲照贵)
实战演练,提升技能。7月30日,潞安化工天脊集团(以下简称天脊集团)在热动厂热电车间锅炉厂房8米,举办特种设备事故专项应急演练。 此次演练设置为:7月30日,热电车间C炉正常运行...
7月23日,广西科技成果转化母基金(第一期)设立启动会在南宁举行,总规模20亿元的政府引导基金正式开闸,标志着广西科技创新生态迈入“基金驱动”新阶段。
当工业4.0浪潮撞上“新质生产力”的国家命题,谁将成为破局者?如何凭借数智化的“矛”,刺破传统生产模式的桎梏成为新考题。作为炼化与新材料领域的标杆企业,京博正以数智化转型为引擎,锚定“十五五”高质量发...
7月29日,平顶山神马工程塑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组织生产保障部和塑料厂相关人员,对公司生产区域内钢格栅平台区域开展拉网式专项排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就是力量。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的力量最深刻、最持久,企业发展若缺乏思想引领则难以为继。当前,华北石化正处于加快转型升级、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能否把握这一机遇,将对企业...
7月17~18日,《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社精准匹配供需,携“安全有机液储氢”与“低能耗二氧化碳捕集”两项技术,走进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与14家龙头骨干企业面对面深度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