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度依赖进口到部分实现国产
中化新网讯 “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氦气生产项目不断兴建,氦产能持续攀升,在资源自给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实现从高度依赖进口到部分国产的突破,未来有望实现自给自足甚至出口。”这是记者从11月27日在京召开的2024中国氦产业创新发展论坛暨中国氦产业创新发展委员会年度论坛上得到的信息。
“中国氦产业创新发展委员会成立一年来,国内新投产7套提氦装置,总产能突破1000万立方米/年,产量有望达到380万立方米/年,同比增长40%;通过加强联合攻关,逐步形成全产业链技术体系,支撑百万方级提氦装置建设;发布1项行业标准以及20余项团体标准,标准体系逐步建立。”会上,中国氦产业创新发展委员会主席、中国石油发展计划部副总经理于天忠细数近一年我国氦产业取得的累累硕果。
中国石油规划总院高级专家王春燕介绍说:“2024年,我国氦气产量快速增长,总产能突破千万立方米,自主供应能力提升,对外依存度由90%多降低到85%左右,氦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
“不容忽视的是,我国氦气对外依存度仍处于较高水平。我国氦产业创新发展急需上中下游协同发力,共同打造安全、稳定、有韧性的产业链。”于天忠强调,未来,氦产业要继续加强与上游企业沟通,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加强联合攻关,在氦资源勘查、低成本提氦、超低温设备与材料等技术领域实现新突破;加强相关标准制定,提高氦产业标准化水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共同推动氦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国增添“底气”。
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理事长马银川指出,氦气未来在大科学装置、量子计算等领域均有应用,要进一步提升氦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及协同攻关,完善氦气产供储销贸研整个产业链,提升氦产业交易的话语权,促进我国氦气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保障我国氦产业供应链安全,离不开国内企业的联合协作。”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洑春干表示,将积极支持行业企业、科研单位开展技术创新和技术攻关,进一步提升氦产业技术水平;支持行业企业加强氦采购信息沟通交流,提升国际采购谈判话语权;支持氦产业重点项目研究以及大型氦制冷剂应用等;积极筹划并推动建立氦产业行业标准技术委员会,促进氦产业团体标准升级。他还希望国家在产业政策、资金投入、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支持,为氦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王春燕指出,从全球范围来看,当前全球氦气供应仍由国外寡头垄断,氦气价格受国际影响波动大。从国内来看,氦产能不断提升,随着氦气在光纤、核磁共振、半导体、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快速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国内氦气消费量将持续增加。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必须超前布局,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技术研究与产出,提升共性技术供给能力,切实增加富氦资源、降低提氦成本、提升储备能力,提高氦产业链整体自主可控能力,实现技术自主、装备国产。
会议由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中国氦产业创新发展委员会、中国石油联合主办。近200名代表参会。
11月25日,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七里24井自11月19日成功复产,已累计产气43.1万立方米。目前,气井生产已达稳定状态,日产量在6万立方米,为区域冬供再添新气源。
11月28日,由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物产中大期货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上期‘强源助企’产融服务基地——期现联动服务高质量发展专场交流会”在成都举行。
11月29日,海优新材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已正式同意与金堂县人民政府签署投资协议,共同在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投资建设光伏封装胶膜西南生产基地项目,并设立全资子公司成都海优威应用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