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脚里的江山:一位“大管家”党员的厚重底色

如果说科研创新是冲锋陷阵的尖兵,那么保障这艘航船平稳运行的压舱石,非综合办公室主任李学远莫属。没有惊天动地的科研成果,没有聚光灯下的高光时刻,但研究院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件物什、每一次平稳运行的背后,几乎都浸染着他默默耕耘的汗水。他像一根坚韧而细密的针脚,穿梭于研究院庞杂事务的经纬之间,用日复一日的“琐碎”与“不舍”,织就了一片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安心攻关的“后方江山”。

身影所至,即是心安

“李主任来了!”无论是在轰鸣嘈杂的中试放大现场,检查设备运行;还是在堆满物料、略显昏暗的物资库房里,仔细盘点库存;或是在例行安全巡视的院区小路上,目光如炬地排查隐患;甚至在领料敲碎、看似杂乱无章的检维修现场,总能看见李学远那不高却异常稳重的身影。他步履不急不缓,眼神温和却透着认真。他的出现,仿佛自带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年轻的科研人员遇到设备协调问题,会想到“找李主任”;后勤保障遇到突发状况,大家的第一反应是“快通知李主任”。他的身影,就是研究院日常运转顺畅的“定海神针”。

“抠门”管家,物尽其用的哲学

李学远有个“毛病”——“抠”。在很多人看来该报废处理的旧物资,在他眼里可能都是“宝贝”。淘汰下来的旧桌椅,他让人修修补补,放在库房当备用;替换下的旧阀门、旧仪表,他分类收好,贴上标签;甚至包装材料的泡沫板、捆扎带,他都舍不得扔,整整齐齐码在角落。
这份“抠”,源于他性格里的谨慎细致和对国家、集体资产的珍视,更是一名老党员“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朴素信仰。他常说:“研究院的钱,都是国家的钱,一分一厘都要花在刀刃上。东西旧了,只要还能用、能修、能拆零件,就不是废品。”

这份“抠门”的智慧,无数次在关键时刻解了燃眉之急。某次关键设备突发故障,急需一个特定型号的垫片,采购新件需要几天。正当大家焦头烂额时,李学远不慌不忙地打开他的“百宝箱”——一个专门存放各种旧零件、小物件的柜子,竟然真找到了匹配的旧垫片,保证了实验进度。类似的故事数不胜数。他的“不舍”,最终都化作了研究院高效运转的“所得”。

事无巨细,肩上是沉甸甸的责任

综合办公室的工作,千头万绪,包罗万象。从一纸一笔的采购发放,到大型设备搬迁的统筹协调;从水电暖气的安全供应,到各类会议活动的后勤保障;从文件流转的及时准确,到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而他就像一个永不疲倦的陀螺。他办公室的灯,常常亮到深夜,案头堆满了待处理的单据、报告和计划表。

他性格和善,待人宽厚,是大家公认的“宽厚长者”。但涉及到原则问题,特别是安全、纪律和资产管理,他的“认真”近乎刻板。安全规程必须一丝不苟地执行,物资出入库必须账物卡完全相符,预算执行必须严格按制度。这份“严细认真”的态度,源于他内心深处对党员责任的理解:守好后方,就是为前方冲锋的科研人员解除后顾之忧,就是对科研事业最坚实的支持。

无声的奉献,党员本色的厚重注脚

李学远很少谈论自己的党员身份,但他的一举一动,都在诠释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的岗位不在技术攻关一线,却在保障科研生命线畅通的“大后方”。他不需要豪言壮语,他用布满老茧的双手、沾满油污的工作服、深夜办公室的灯光和那永远“抠”着算计、却为集体省下每一分钱的心,默默书写着奉献的篇章。

当青年创新工作队在创新大赛上获奖,当新型降粘剂在千里油田传来捷报,人们在欢呼胜利、聚焦聚光灯下的主角时,李学远或许正在库房清点新到的实验耗材,或是在维修现场协调解决一个小问题。他不会站在领奖台上,但那些闪亮的奖杯背后,那些振奋人心的数据背后,都凝结着他这位“大管家”日复一日的辛劳与坚守。他就像研究院这座大厦里一块最不起眼却至关重要的基石,不显山露水,却稳稳地承托着一切。他的价值,体现在每一次平稳运行的设备中,体现在每一笔精打细算的支出里,体现在科研人员那一声“有李主任在,真安心”的感叹中。

针脚绵密,织就“后方”江山

李学远的故事,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只有细水长流的付出;没有耀眼夺目的光环,只有润物无声的奉献。他是一位真正的“大管家”,一位在平凡岗位上践行着不平凡初心的老党员。他用“事无巨细”的担当,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用“物尽其用”的节俭,传承着党的优良作风;他用“身影所至,即是心安”的可靠,筑牢了科研事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他的党员故事,是一幅用“针脚”绘就的画卷。每一针,都是对责任的坚守;每一线,都是对初心的描摹。在研究院这片充满创新活力的热土上,李学远和他所代表的千千万万服务保障岗位上的党员们,用最朴实的行动证明:伟大的事业,不仅需要仰望星空的开拓者,更需要脚踏实地、默默耕耘的守护者。他们的“江山”,就在这日复一日的琐碎与坚守中,就在这确保“大后方”安如磐石的厚重责任里。这针脚里的江山,同样壮丽,同样不可或缺。 

相关推荐

冀东油田瑞丰开启夏季生产“降温”模式

7月17日,天气持续高温,给坚守在工作岗位的员工们带来严峻“烤”验。冀东油田瑞丰化工公司精心组织了系列“夏日送清凉”活动,为员工送去关怀与温暖,为夏日安全生产“降温”。

2025-07-17     河北石油化工新闻

巧用“小妙招” 护航“大安全”

“遮阳帽,便携扇,清凉油,血压计……有了这些‘护身符’,岗位职工的身心健康多了几层保障,大家都放心了!”7月16日,中原油田天然气产销厂泊里巡线队队长刘钢介绍说。

2025-07-17     河南石化新闻

绷紧”责任弦” 守好“安全关”

“安全容不得丝毫懈怠。特殊天气要增加巡检频次,对重点部位进行反复检查。一旦发现问题立即上报处理。”7月17日,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第七作业区副班长彭晨在检查油井设备时说。

中自科技:廿载碳索路 构筑绿色科技护城河

7月15日,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自科技”)在成都举行20周年庆典暨科技成果发布会。以“廿载碳索路,科技启新章”为主题,活动汇聚国家部委、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领导专家及产业链伙伴等1200余...

2025-07-17     中化新网

江汉油田QC小组获评湖北省“优秀质量管理实践标杆”

日前,江汉油田江汉采油厂张义铁创新工作室QC小组等油田五家单位在湖北省质量协会第44次质量提升小组会上获评2024年度湖北省“优秀质量管理实践标杆”称号。

2025-07-17     湖北石油和化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