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近日,工信部发布《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2025年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提出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把两化融合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任务和具体实践。
此次《要点》明确了健全两化融合发展制度、夯实两化融合发展基础、强化信息技术赋能应用、完善两化融合标准体系建设、培育两化融合协同发展生态等5方面重点任务。
在健全两化融合发展制度方面,《要点》提出健全两化融合政策体系,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发布;推动重点行业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同时,进一步明确两化融合可评价、可考核、可量化的发展目标,完善两化融合发展监测分析、绩效评估和监督考核机制,加强对产业两化融合度的跟踪分析。
在夯实两化融合发展基础方面,《要点》提出夯实融合发展基础保障,深化算力与行业融合应用;还要深化关键融合技术攻关,鼓励研发推广面向典型场景的工业智能体,支持一批企业开展智能体试点建设,提升工业全流程智能化水平;更要培育数字化通用解决方案,面向原材料等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需求,开展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
在强化信息技术赋能应用方面,《要点》强调要推进数字化转型,落实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推动重点行业依据数字化转型场景图谱开展转型诊断改造,征集和遴选一批典型经验做法。还要提升智能化水平,编制制造业企业人工智能应用指南,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
在完善两化融合标准体系建设方面,《要点》提出推动两化融合标准协同配套,深化国际标准化工作,加快成熟标准应用推广,迭代优化两化融合标准体系,稳步提升企业数字化能力。
在培育两化融合协同发展生态方面,《要点》提出,以健全融合发展服务载体,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强化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育,推动举办高端交流活动等方式,加快推动两化融合。
“数实融合的目的在于重构产业的价值。如何通过人工智能(AI)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优化、完成产融结合是非常重要的事。这需要基于炼化工厂全生命周期的理念,以数字工厂设计为源头,充分利用工厂运行数据,将AI...
近日,罗克韦尔自动化发布第十版年度《智能制造现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项全球调研覆盖了来自17个主要制造业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家制造商,其中81%的制造商表示,内部与外部压力正加速其数字化转...
近日,从辽宁盘锦传来消息,由济柴动力提供装备和服务支持的国内首个移动储能动力系统,已在长城钻探钻井平台成功应用。该系统日均发电超4000千瓦时,目前已助力2口井顺利完钻。
7月21日,北京八亿时空液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八亿时空)位于浙江上虞的高端光刻胶树脂项目下线。该项目是国内首条百吨级半导体KrF光刻胶树脂高自动化柔性/量产双产线。
7月17日,由中氢源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氢源安)研发制造的全国首台安全氢基能源储氢设备调试运行完成,在北京下线揭幕,将于近期交付天津渤海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渤海化学)使用。
7月18日,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工程)发布消息,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套3000米级超深水海管应急回收装置实现首次应用,设备整体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