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跟随新中国发展步伐,山东鲁北企业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鲁北集团)走过了47个年头。这些年间,鲁北集团守正创新、奋楫争先,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始终屹立潮头,实现一个又一个伟大跨越。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鲁北集团历经47年的拼搏,从一个只有8名员工、40万元试验经费的小厂,发展成横跨化工、建材、电力、轻工、新能源、新材料、有色金属等行业的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集团。如今,鲁北集团位列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国化工企业500强、中国化学肥料制造百强企业、山东海洋化工行业十强企业,成为世界有名的大型磷铵、硫酸、水泥联合生产的大型化工企业集团。
厂区全景图
勇立潮头 敢为人先
创建无棣县硫酸厂,“三大试验”获得成功
回顾鲁北集团的创业发展历程,不能不提创建之初的40万元科研经费和三大试验。
1976年,科学的春天刚刚降临祖国大地。为了科学发展农业,提高农业产量,无棣县决定建设一座磷肥厂。1977年8月,由8人组成的先遣队进驻马山子,来到距无棣县城40多千米渤海湾畔的荒碱滩,搭起几间“黄席棚”,用40万元试验经费,开始了国家“六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盐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技术工业试验的攻关,这就是鲁北集团的前身无棣县硫酸厂最初创业的景象。历经2000多个昼夜的鏖战、159次装置改造,他们用热血和青春战胜了“79”特大海潮的袭击,于1982年11月取得试验成功,为中国硫酸工业生产开辟了一条新的原料路线。
为了消纳生产磷酸过程中排出的磷石膏,他们又相继承担了国家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技术试验、天然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技术试验的任务。1986年12月,鲁北集团建成“年产1万吨磷铵副产磷石膏制2万吨硫酸联产3万吨水泥”联合生产装置,实现了磷铵、硫酸、水泥的联合生产,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这标志着鲁北集团成功从传统化学向绿色化学迈出艰难的第一步,成为石膏制酸“中国第一家”。
如今,鲁北集团年处理工业废石膏100多万吨。在2001年1月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磷石膏制酸联产水泥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该技术还荣获国家发明专利、国家“六五”科技攻关奖和化工部科技进步奖。
成立鲁北化工总厂,“三四六”工程开工
1987年2月,经无棣县人民政府批准,无棣县硫酸厂更名为山东鲁北化工总厂。为满足国家对磷复肥的需求,山东鲁北化工总厂扩大磷铵、硫酸、水泥联合生产技术规模。1988年5月,该厂开工建设“年产3万吨磷铵副产磷石膏制4万吨硫酸联产6万吨水泥”(“三四六”工程)国家工业示范装置。该联产装置把磷铵、硫酸、水泥三套装置有机组合,利用生产磷铵副产的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硫酸用来制磷铵,硫酸尾气回收后制取液体二氧化硫用于生产溴素,废水封闭循环利用,4种产品同时产出。一个无“三废”排放的高科技绿色循环产业就此诞生。1991年,原国家计委和原化工部确定鲁北集团的“三四六”工程是世界历史上第一套年产3万吨磷铵配套采用副产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国家示范装置。这一生产技术既解决了废渣占地、污染环境、制约磷复肥工业发展的难题,又为硫酸和水泥找到了新的原料来源,还减少了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被原环保部命名为“鲁北模式”。
为了实现磷铵、硫酸、水泥联产装置大型化,该厂投资3000万元开展技术攻关,使原技术能耗降低20%、投资降低30%,并提出了建设“年产15万吨磷铵副产磷石膏制20万吨硫酸联产30万吨水泥”项目。该项目于1999年12月相继建成投运,成为世界石膏制酸史上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运转时间最长的联产装置。
此外,鲁北集团抢抓“开发黄河三角洲”“建设海上山东”两个跨世纪工程的机遇,以发展海洋化工为目标,利用海水逐级蒸发、净化原理,建成年产100万吨盐场、5000吨溴素厂,构建了“初级卤水养殖、中级卤水提溴、饱和卤水制盐、苦卤提取钾镁、盐田废渣盐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海水送化工及热电装置冷却、精制卤水送到氯碱装置制取烧碱”的海水“一水多用”产业链,产生巨大的综合效能,为国内盐业企业综合利用海水资源开辟了新路线。
实施企业制度改革,开发清洁联产工艺
1991年3月,滨州地区行署批准以山东鲁北化工总厂为核心成立山东鲁北企业集团。1992年6月,山东省体改委批准山东鲁北企业集团更名为山东鲁北企业集团总公司。
1996年,通过实施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改革,鲁北集团作为独立发起人,将“三四六”分厂、溴素厂改制组建了山东鲁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鲁北化工)。同年7月,鲁北化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我国农化行业和滨州市首家上市公司,融资1.9亿元,主要用于国务院特批的“年产15万吨磷铵、20万吨硫酸、30万吨水泥”国家试点放大工程项目。1997年,为配套该国家试点放大工程,发挥百万吨盐场资源优势,鲁北化工进行了6万千瓦热电机组和6万吨离子膜烧碱工程建设,开发了清洁发电产业链,形成“盐—碱—电”联产的特色工艺。
热电厂以劣质煤和煤矸石为原料,采用海水冷却,排放的煤渣用作水泥混合材料,经预热蒸发后的海水排到盐场制盐,同时与氯碱厂链结。氯碱厂利用百万吨盐场丰富的卤水资源,不经传统的制盐、化盐工艺,直接通过管道把卤水输入到氯碱装置,既减少了生产环节,又节省了原盐运输费用,建设成本、运行成本大幅降低,极大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大型铝产业基地
守正创新 循环发展
创新与奋斗是刻入鲁北人骨髓的精神。发展过程中,鲁北集团延续了黄席棚创业精神,手握创新之匙,坚定不移地发展生态、低碳、循环产业,创建了国际国内领先的生态工业发展模式——中国鲁北生态工业模式,被誉为“中国循环经济的始创者”。鲁北集团成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亚太经合组织在中国的生态工业典型,被国家发改委、原环保总局、科技部等授予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国家首批环境友好企业。
工艺联产,资源高效利用
鲁北集团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让上一道产品的废弃物成为下一道产品的原料,实现了“变废为宝”,改变了传统产业消耗资源、制造产品、排出废物的线性生产模式,形成了结构紧密的共生集成化网络。
鲁北集团开发了适用于含硫工业固废石膏化学分解法协同处理新工艺,解决了多种工业固废石膏的综合处理难题,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多种工业废石膏协同处理体系的规模化稳定运行。该集团还将含硫类固液废物协同处理体系创建和清洁工业模式产业化,开发了石膏制硫酸分解系统协同处理有机废酸技术、磷酸络合脱钛和硫酸浓差结晶除铁技术,解决了大宗有机废硫酸难处理、钛白废硫酸难利用的世界性难题。
此外,该集团综合利用硫酸亚铁废渣和工业磷酸、硫酸等低附加值产品,生产碳酸锂、磷酸铁及磷酸铁锂等锂电池新材料,按照全产业链开发的思路布局,进一步拉伸产业链条,打造大型锂电池新材料基地。
共享共生,产品提档升级
为推动氧化铝、钛白粉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鲁北集团针对产业链中的上下游关系,强化系统关联集成,促进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促进产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在铝产业领域,鲁北集团在原有的氧化铝产业发展乏力的情况下,成立了化学品铝研究所,加大研发投入,采用先进的拜耳法工艺,依托园区内齐全的水、电、汽、热等配套条件,全部采用海水冷却和节能变配电设施,成本控制居行业内领先水平,培育形成“盐—碱—电—铝循环经济产业链”。目前,鲁北集团拥有100万吨/年冶金级氧化铝和150万吨/年氢氧化铝联产50万吨化学品铝产能,加快打造全国最大的化学品铝生产基地。
在钛产业方面,鲁北集团在原硫酸法生产工艺的基础上,采用自主研发的“钛白废酸高值高效利用技术”和“工业副产石膏化学分解法工程技术”,彻底解决了硫酸法钛白生产过程中废硫酸和钛石膏污染环境堵塞后路难题,形成了“钛白粉清洁生产及钛—硫—磷—钙—锂联产循环经济产业链”,为解决硫酸法钛白行业“两高”难题,贡献了鲁北智慧和鲁北方案。当前,总投资8.9亿元的一期年产6万吨氯化法钛白粉项目已投产达效,年营收超10亿元。二期年产6万吨氯化法钛白粉扩建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并计划于2025年投产,鲁北集团将形成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钛白粉产业发展体系,引领中国钛白工业绿色转型升级并向更高层次不断迈进。
过程耦合,产业互联互通
在47年的发展历程中,鲁北集团始终秉承“发展循环经济、致力环境保护、实现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着力在生产和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循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创建的磷铵、硫酸、水泥联产及含硫固液废弃物协同处理、海水梯级综合利用、盐—碱—电—铝—热及高端化学品铝联产、钛—硫—磷—钙—锂联产及钛白粉清洁生产多条互成网络、高度相关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并保持了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
鲁北集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让硫酸、磷复肥、水泥、铝、钛、水、热等产业产能实现全面链接互通,形成了完整有效、科学合理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磷铵、硫酸、水泥联产,将化肥、水泥、硫酸产能聚合连接,同时有效解决了含硫固液废弃物协同处理难题;海水梯级综合利用,构建了“初级卤水养殖、海水冷却,中级卤水提溴,饱和卤水盐碱联产,废渣盐石膏制硫酸和水泥”产业链;盐—碱—电—铝及高端化学品铝联产、钛—硫—磷—钙—锂联产及钛白粉清洁生产等产业链关联紧密,既解决了工业废物处理难题,又提升了产能效益。
此外,鲁北集团先后建成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石膏化学分解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全国循环经济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为行业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取得了180多项重大科技成果、7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和5项国际发明专利,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专利银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山东省科技进步奖等百余项奖励。
现在的鲁北集团拥有100万吨/年冶金级氧化铝和150万吨/年氢氧化铝联产50万吨化学品铝、26万吨钛白粉、100万吨复合肥、30万吨磷铵、40万吨硫酸、60万吨水泥、2万吨碳酸锂、3万吨磷酸铁锂碳正极材料联产3万吨磷酸铁、100万吨原盐、5000吨溴素、1万吨颜(染)料、2万吨甲磺胺及荧光剂、30万吨甲烷氯化物、20万千瓦发电联产600吨/时供热规模。集团旗下控股公司鲁北化工拥有硫磷科技、鲁北盐化、金海钛业、祥海科技、创领新材料、广西锦亿科技、海泰塑业等7家分公司,全资子公司有山东鲁北海生生物有限公司、中海新铝材等20余家,参股公司有鲁北万润锂电新材料、大唐鲁北发电等公司。
金海钛业包装车间
笃行不辍 再续华章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进军新兴产业领域
进入“十三五”时期,鲁北集团迎来快速发展阶段。鲁北集团于2016年3月启动并于当年7月完成首次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引入全国500强民营企业杭州锦江集团,成为山东省地方国企混改第一家企业。混改成功后,鲁北集团立足产业基础和对循环经济产业链延链补链增链强链的实际,对企业未来的产业发展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利用自身优势,向新能源、新材料、新水源等方向进军。
“十三五”期间,鲁北集团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金海钛业10万吨(年产能,下同)金红石型钛白粉等量搬迁入园、祥海科技年产6万吨氯化法钛白粉、金海湾锂业公司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鑫动能锂电3万吨磷酸铁与3万吨电池级磷酸铁锂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五年时间,鲁北集团建成了总投资46亿元以锂电材料、钛白、海水淡化、溴素为主的8个新旧动能转换省市重点项目,资产增加一倍,销售收入翻番,利润、税收均增加3倍多。
此外,鲁北集团以产业发展用能需求为导向,围绕建立能源保障体系、降低产业能源使用成本、有序提升绿能比例为目标,实施源网荷储一体化、生物质燃气、垃圾发电、厂房屋顶光伏发电等推动能源转型项目,着力探索推进能源结构绿色低碳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构建以绿色能源为支撑和纽带的能源结构体系。
依托鲁北地区丰富的风资源、光资源,鲁北集团与国家电投集团合作,建设鲁北综合智慧产业园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一期(风力发电200MW+光伏发电450MW+储能140MW/280MWh+2×80MW燃机)已获批立项。以两段式串行生物质流化床热解气化技术为核心,该集团结合生物质预处理、生物质燃气净化及加压输送等工艺,分期建设每年替代1亿立方天然气的生物质燃气项目已获批,即将开工建设。为缓解公司各生产装置蒸汽需求,集团规划建设的生物质供热与垃圾发电项目正在开展项目报批。
据介绍,绿色新能源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可节约标煤106.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49.6万吨、减排烟尘96吨、减排氮氧化物537吨、减排二氧化硫480吨。同时,新能源供电比例达到50%以上,经初步测算,用电成本降低25%以上。
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鲁北集团抢抓山东省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机遇,跟进滨州市打造世界级高端化工产业基地和无棣县建设千亿级鲁北产业园的部署,以锂电、钛白、铝业、海洋产业等自有投资项目强势开局,与行业头部企业合作推进的招商引资项目,助力区域经济总量和质量强力提升,加快推进“鲁北综合智慧产业园”的实施。
鲁北集团以鲁北循环经济产业园为依托,引进湖北万润、国家电投、中交碧水源、上海晋瑄、北京空天等多家头部企业为战略合作伙伴,以源网荷储一体化为绿色能源带动,建设以锂电新能源、钛产业为主的新材料集群基地,打造成千亿级鲁北综合智慧产业园,提供减碳双控示范样板,带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围绕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决策部署,目前鲁北集团开工建设和谋划了以新能源产业、钛产业、锂电产业为主的14个重大项目,其中6个被列入今年山东省重点项目。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鲁北集团正处在动能转换加速、新质生产力拔节的关键时期,步履坚定、动能澎湃,向着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目标努力奋进,奋力书写鲁北新篇章。
鑫动能锂电磷酸铁锂生产线
近日,山东航空学院化工与安全学院院长杨仲年率队访问鲁北集团,开展深入交流并寻求合作契机。鲁北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吕天宝对山东航空学院领导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全面阐述了集团的发展历程、主营业务、技术...
12月25日,从中原大化获悉,该公司入选2024年重点用水企业、园区水效领跑者名单,成为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以天然气为原料的氮肥企业。
12月23日15时,在潞安煤基清洁能源公司调度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突破百万吨油品纪录”几个大字赫然醒目,正在调度台查看生产记录的生产技术部副主管呼延俊敬激动地告诉记者;“运行到现在,这是年度产量首次...
截至12月24日,中石油东北销售公司累计依法推进29项历史遗留问题顺利销项,风险防控能力不断提升,确保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坚决守住合规管理底线。
12月24日,从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公司获悉,近日,在天津渤海湾广袤的养虾池中,两条仅供一辆车通行的土路连接着一座面积不足3公顷的人工小岛,中国石油渤海钻探D12622队施工的板37-31井,就位于这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