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钻探第一钻井公司 刷新大庆储气库水平段日进尺纪录
8月7日,从中国石油渤海钻探第一钻井公司获悉,近日,大庆储气库项目再传捷报,渤海钻探第一钻井公司70176钻井队在四开水平段实现215.9毫米井眼单日进尺151米,刷新大庆储气库四开日进尺纪录。
面对四开目的层可钻性差、研磨性强的挑战,该公司充分发挥“地质工程一体化”优势,精细分析邻井地质数据,精准掌握区块岩性特征;系统开展井漏、气侵等井下风险预判,制定详实的针对性应急预案;提前组织设备全面“体检”,重点对发电机、泥浆泵、固控系统等关键设备进行维护保养。联合地质、工程等各方深入研讨,科学匹配提速工具和钻井参数,优化泥浆方案,为高效安全钻进奠定坚实基础。
针对极硬流纹岩层,该公司创新应用“大扭矩螺杆+多级液力冲击器”的强力破岩组合,有效提升破岩效率和钻头寿命。施工中,驻井技术专家全程动态监控,并实时优化钻井参数,密切关注泵压、扭矩变化及岩屑返出情况。采用大排量,实现了大扭矩、高转速,实现了泵动力的高效转化,同时保障了井眼清洁。
通过施工前的系统准备与施工中的技术创新、精细操作,实现了科学提速和高效施工,创造了日进尺151米的新纪录,有力推进了大庆储气库建设进程。 (中国化工报曲照贵 通讯员张秋亮)
渤海钻探第二录井公司 激活创效新动能
8月6日,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第二录井公司各基层单位负责人、专业路人员齐聚一堂,聚焦“开源增收、降本增效”主题,各抒己见,就实施举措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大讨论。
该公司管理层清醒地认识到,在服务价格下行、基础成本难以压缩的环境下,必须在困境下破局。打开新思路,求解新良策,广开源、深节支、稳增效,堵住成本“出血点”打通创效“增长点”,找到一条公司稳健发展的新路子。
讨论过程中,参会人员结合各自部门实际,提出了众多创新性和可行性想法。加快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应用,依托大集中ERP系统强化动态成本监控,向创新要动能;将降本增效落实情况纳入年度指标考核中;聚焦“百元收入营业成本”硬指标,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重点物资、设备在单位间的资源共享。信息装备研发中心、人力资源部、计划财务部等部门一一献出施策良方。最终,累计征集合理化建议及金点子70余条。
为将“头脑风暴”中产生的好想法、好点子落到实处,该公司迅速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对征集各项合理化建议进行梳理、评估和论证。对于具有较高可行性和潜在效益的项目,制定详细实施方案和进度表,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同时,公司还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更多员工积极参与到“开源增收、降本增效”中来,对于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员工,给予相应奖励,充分挖潜员工内在潜能。
该公司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坚持以创新为驱动,不断激发员工智慧和创造力,通过持续开展“头脑风暴”等大讨论,汇聚更多的创效思路和金点子,为公司持续稳健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中国化工报曲照贵 通讯员孙汉雄)
今年4月,《磷石膏处理处置规范》(GB/T 32124-2024)正式实施。这一国家标准,明确将石膏基建材、市政管道、高端填料等列为磷石膏资源化核心方向,加快推动我国磷石膏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4个多...
9月5日,由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海洋化工科学研究院、青岛科技大学联合筹建的山东省海水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标志着山东省以海水综合利用产学研协同创新推进海洋强省、海洋强国建设步入快车道...
2025年,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化工产业紧扣“夯基础、促升级、强联动、提质效”十二字方针,围绕安全、生产、技术“三箭齐发”,全面夯实基础管理根基,提升管控能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风险防...
近日,天能化工有限公司召开班组长座谈会,该公司20名班组长聚焦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员工诉求等热点话题畅所欲言、凝聚共识,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思路和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