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作业票签批可以授权给下属吗?

近期,一些专家在检查中发现,部分企业存在特殊作业审批人授权下属签字现象。特殊作业票签批是否可以授权给下属?针对此问题,石化联合会安全生产办公室组织了HSE专家进行了专题研讨。

是否可以授权,专家观点不一。

部分专家认为不可授权。专家贾英代表不少人 “不能授权”的观点:“如果授权可以,那火票分级就没有多少意义了!”张学干专家也认为:授权不当即为安全事故隐患,故不赞同授权。如果必须授权,要有足够的证据佐证,充其量也是偶尔一次可以接受,对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四不伤害”。任何一种作业票证的签字,其实也是一种所要进行作业的多层级管理的信息沟通,即通过多方周详考虑把关,真正把安全措施做到实处。会签的初衷也是好的,但“经”都给念歪了,有的签字只为完任务走个形式而已。从这个角度上看,正常情况,责权利相当,不建议授权。

也有专家认为可以适当授权。专家谢清认为:“授权不是常态化,只有领导不在现场的时候才能授权,并且应该规定多位并列审批权限的领导,A不在,轮到B,B不在,轮到C,不能轻易授权的。”专家于滨认为:“对于动火作业的审批,在特殊情况下(如出差)可以电话或书面授权,应明确两点:一是授权审批,但责任是无法授权的,也就是说对安全职责还在授权人,而不是被授权人。二是一事一授权,就是说一项动火作业一次授权,不能长期授权。”

很多国内企业多数情况是存在总工或厂长是授权给安全总监签,这一点监管部门是认可的,然而小企业EHS人少,特殊作业多,厂领导忙于开会或出差就出现授权现象,依次授权的现象愈演愈烈。谁签不是关键,关键是辩识能力和是否具备政府认可的资质。我们讲安全,是基于风险管理的安全管理。管安全就是管风险。人们认为风险管住了,谁签都无所谓。但国内的事故追责,往往是没有出现事故,不会追求责任,真正出现事故了,往往到处都是问题。授权应该是当事人无法履行其现场职责时,对于被授权人的临时委托,是一种临时性的权利和责任的转移。但现在有的企业将特殊作业的授权作为一项长期行为,这与GB30871制定不同层级审批权限的初衷显然是相悖的。

还有的企业出现公司领导层应审批的作业票委托到安全员的现象,片面认为是领导将自己的风险转移给下属,造成安全员成了替罪羊,这一点体现不了HSE岗位责任制的落实,也对《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亵渎。何世鸿老师讲了国外的案例。在北美工业早期,死亡和受伤被认为是工业过程的一部分。英国采用的普通法包括工人承担风险,并允许雇主将事故归咎于工人。在19世纪,技术和人类的进步导致了工业保障,并通过保险和工人赔偿对事故承担财务责任。财务责任和对工人健康的关注导致人们对改善工作条件的兴趣增加,并产生了旨在监管控制的积极行动。在20世纪的四分之三的时间里,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正式制定了对工作场所安全的控制措施,为改善北美人的工作条件提供了组织体系和机制。通过保险机制不仅促进的安全技术的进步,也降低了事故发生后社会冲突的烈度。从欧美安全管理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工人曾经是替罪羊,但安全管理从业人员从来都不是。

针对大家的讨论,总结如下:

一、提高程序的合规合法性

我们在履行特殊作业程序的时候,需要严格遵照国家法律法规,因GB30871未作特别说明,建议企业自身制定该项规程。(在此也不排除有的监管部门或检查专家对你们的制度提出异议)。华安从外部人员讲,授权尽量授给同级高管签批,这样也符合逐级审批要求(该建议仅供参考)。

二、授权不授责

当然授权前提是,被授权人的资质能力能够辩识风险,符合GB30871等的规定要求,否则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就是空话。作为领导自身来讲,一是授权不授责,虽然你将权暂时授予你放心和你信任的人,代你履职,不是谁都能代你履职的,出事主要责任是你的。二是“一事一授权”,授权前必须详细询问作业的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远程审核无问题方可授权。三是票证上被授权人必须签写本人姓名,但必须注明是征得某总你的同意或授权了。

三、加强特殊作业风险分级管控

授权仅仅是程序中的一个小小的环节。控制过程安全风险,需要加强过程安全管理。特殊作业需要做PHA、JHA等风险分析,签字前要有十足的把握,没有把握需要论证风险的可控性。不光仅盯在作业票证上,而且要开展JHA分析,形成分析表,对照落实工艺操作和安全措施,与检修人员进行交底并签字。在此强调做好现场审批环节,到现场了解是非常重要的。


备注:“华安”为石化联合会HSE专家团队笔名。

特别鸣谢:李宁等专家整理统稿。


相关推荐

广东石化:“三拳”合力提升安全底气

12月16日,在中国石油广东石化公司周工作例会上,质量健康安全环保部汇报了生产区域安全监督检查情况、检查问题及整改回头看情况、安全专业方面的亮点等,类似这样的安全专业详细汇报,质量健康安全环保部周周如...

2024-12-20     中国化工报

最后一道防线失守,应急管理能力亟须提升

据博帕尔事故相关报道,12月3日凌晨00时15分,异氰酸甲酯(MIC)储罐内压力便迅速升高,有人在工艺区内发现了泄漏的MIC,但操作人员对少量的泄漏已经司空见惯。

2024-12-20     中国化工报

滁州来安“6·29”较大爆燃事故报告公布

12月13日,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公布了《滁州来安“6·29”较大爆燃事故调查报告》。事故调查组认定,该起较大爆燃事故是一起非法生产导致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2024-12-20     中国化工报

榆炼紧盯“安稳”打好收官战

年终岁尾,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榆林炼油厂全力保障各装置安全平稳高效运行,紧盯生产“安稳”,严格杜绝运行“波动”。截至目前,榆炼各生产装置生产加工任务、收率指标等均超出去年同比指标,设备整体管控水平再迈...

2024-12-20     中国化工报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来斌:氢能安全发展理论与技术并重

“氢能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3个关键点:经济、安全、方便。其中,安全是重要的前提。”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来斌在日前召开的2024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表示,氢能产业链长,基础设施关键零部件较多、系统复...

2024-12-20     中国化工报

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第二作业区强化冬季车辆保养

12月18日,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第二作业区测调班的车辆驾驶员们正在认真细致对车辆开展维护保养工作,全力排除生产安全隐患。进入冬季,为确保车辆时刻保持最佳状态,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第二作业区....

2024-12-18     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