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钻探第三钻井公司高效统筹进尺跃上80万米
7月22日,从中国石油渤海钻探第三钻井公司获悉,盛夏时节,该公司各施工区域一派繁忙景象。截至7月21日,该公司内外部市场年累计开钻186口,完井160口,年进尺跃上80万米,同比多打进尺46006米,以高效统筹在盛夏生产攻坚战中筑牢创收创效基础。
统筹生产组织。多对接、多沟通,持续跟进井位部署,工作量落实,紧密工序衔接,从上钻到井间衔接全过程精细组织。每天晨会对每一口井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挑刺”,采取问题倒推法,让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个环节在“第一时间”完成。机关、二线明确根据施工井进度深入一线进行“面对面”帮扶,形成平稳准确卡点生产“时效图”。克服雨季、高温以及道路限制,顺利完成陇东页岩油钻机就位,年代项目、玛湖项目均提前就位。围绕提高生产运行效率,在同区块、同井型之间全面对标,赛质量、拼速度,11支钻井队排名渤海钻探前20名。
统筹提速提效。按照“一井一策、一段一法”加强技术管理,细化趟钻管理,提前制定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技术措施,全力推进口井提速。同时,强化各环节衔接配合和过程监控,聚焦重点区块,合力加快深部难钻地层提速、复杂地层安全钻完井等技术攻关,新华油田刷新各项施工纪录16项,其中新华3井首次实现30天内完钻;JHW85-15井顺创新疆油田6000米以上井深水平井钻井周期纪录。强化新工艺、新工具使用效率,常态化开展循环系统、动力系统系列“会诊”,提高趟钻符合率,72队次日进尺突破“一公里”,同比增幅72.5%.
统筹安全管控。聚焦跨区域施工变更风险多、井队整体技能水平提升,抓好人员提素核心,确定“以强带弱、择优选派、全员参与”实训思路,学习典型案例,强化措施落实,推行机关职能部门帮扶,促进帮扶提素常态化。持续做好搬家、安装等大型施工现场监护,对每口井设备拆卸、搬运、安装、验收开钻等各个环节实行全程监控,已安全护航46队次安全开钻。强化事故复杂防控,通过专家引领团队攻关,把“思路、目标、任务”转化为“措施、行动、结果”,在现场组织技术团队分片管井、单井包干,加大技术攻关、重点井技术支撑,高效保障玛湖、陇东、泰安等项目安全运行。 (中国化工报曲照贵 通讯员朱婵偲)
渤钻二录井二连项目扎实开展提质增效收到好效果
7月23日,从中国石油渤海钻探第二录井公司获悉,渤海钻探第二录井公司二连项目部坚持扎实做好提质增效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该公司二连项目部团队,在油田技术服务的战场上破浪前行,该项目部将基层建设、基础管理、基本素养提升作为破解困局的“金钥匙”。团队整体逆袭突围,深耕效益“沃土”,驶出了一条亮眼的提质增效航线。
打牢基层钢铁堡垒,串起市场创效“珍珠链”
基层党组织是企业的“战斗堡垒”。走进二连项目部作业现场,一线基层班组焕发的蓬勃活力让人印象深刻。
这支精简至10支综合录井队的队伍,在同比减少3支冗余力量的条件下,却在蒙古国、高力罕等6个区块催生出更强的战斗力。上半年队伍与仪器动用率达80%,较去年提升15个百分点。
项目部党支部把“转观念、勇创新、强管理、创一流”主题教育与生产经营紧密融合,将党员先锋队打造成为市场开拓的“尖刀连”。为拿到工程项目,紧贴建设方需求,37次真诚沟通、组织召开15口井技术研讨会,凭借专业献策,成功获得15口开发井定制100%综合仪录井方案。同时,以良好服务品牌,获得8口井元素、三维、氯离子监测等新技术服务项目,较去年多创收近35%。
党员干部破题开局,积极开拓社会项目。在蒙古国智慧石油、恒源石油等社会市场,实现创收185.4万元。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串起市场创效的“珍珠链”。
在阿42-3X井作业现场。团队成员密切协作,精准卡取关键地层取心进尺121.83米,远超去年全年水平,为甲方勘探开发提供了核心数据。基层一线技术团队用过硬的实力赢得建设方高度认可。
精益基础硬核管理,激活资源优化“新动能”
头脑风暴力争项目共创。“工作量多了近七成,成本反而降了两百多万!”这组明显的反差数据,是项目部精细化管理的具体体现。上半年,实施“全员参与、全程覆盖”的管理思路,打出开源节流、降本增效一套“组合拳”。
年初冬休期间支援其他项目部18人,人员工资费用同比节省43%;优化8名不合格人员、合并8个二线岗位,减少了大笔外雇费用支出,工资总额同比下降37%。项目部通过优化人力资源调配,实现“精简人员、协同创效”,“人岗匹配”的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强健基底肌体骨骼,赋能技术应用“孵化器”
技术是录井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二连项目部高度重视技术提升和人才培养,将其视为强健基底肌体骨骼的关键。
在二连项目部一二线班组,“老带新、熟带生”师徒结对场景已然形成了常态。项目部技术骨干们主动承担起培养新人的重任,手把手教新员工操作综合录井仪、解读元素录井分析数据。
在他们的悉心教导下,新员工刘成燚在“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中,快速成长为业务能手。发挥“传帮带”不仅是录井技术的传承,更是老一辈石油精神的接力,成为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加速器”、技术赋能创效的“孵化器”。
上半年,项目部通过技术推介交流,元素录井、随钻氯离子监测、三维定量荧光等新技术成功应用于8口井,新技术应用率同比提升78%,创效可观。积极投身科研攻关,承担《二连非烃气藏评价研究》等2项课题、完成193口老井复查,新增收百万元,创新活力持续迸发。(中国化工报曲照贵 通讯员秦平 孙汉雄)
7月19日,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一建设有限公司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项目施工现场,该项目净化装置核心设备——千吨级塔器变换气甲醇洗涤塔,在4000吨级主吊与800吨级溜尾吊车的精妙配合下,克服恶劣天气影响,精...
近日,由江汉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提交的《致密储层微观模型孔喉图版绘制方法》《一种多信息融合的水平井最小水平主应力预测方法》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授权。
7月24日,在上海洋山港,由中国石油华北石化公司生产的875吨超低硫重质船燃顺利加注到中远海运集运公司“COSCOPRIDE”轮,标志着中国石油华北石化公司首次成功生产并打通超低硫重质船燃产销链路。....
中化新网讯烈日灼灼,热浪翻涌,在广东的乡间小路上,总有这样一个身影:肩扛样品箱,手执产品册,汗透的工服紧贴脊背,脚步却始终铿锵向前。他是江西正邦作物保护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团队的“急先锋”——张应龙经理....
进入二季度,黑龙江博航涤料化工有限公司针对黄金季节生产提速,持续深化安全生产管理,精准识别安全风险点,多举措拧紧安全生产“责任链”,全力保障染料生产平稳运行,力求满足全国染料行业广大用户需求。聚焦能力
“八点钟预约进厂,八点十几分化验室就来取样,等九点多化验结果出来后就卸车了。卸车一个小时十来分钟就卸完,这样能节省三、四个小时的时间,非常方便,也能降低成本。”7月21日,来自河北邯郸的送苯司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