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项新能源领域前沿成果发布

“新天工开物——科技成就发布会”能源技术专场举行

中化新网讯 9月9日,“新天工开物——科技成就发布会”能源技术专场在京举行,聚焦我国能源领域的前沿突破与产业转化成就,集中发布了由中国能源研究会推荐的海洋蓝色能源技术开发与产业应用、退役新能源组件的热解处置技术、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系统三项具有前沿创新突破的能源技术成果。

一是海洋蓝色能源技术开发与产业应用。海洋蕴藏着巨大的可再生能源潜力,全球波浪能理论总量高达数太瓦,高效捕获低频、不规则的海洋能量是其技术瓶颈。对此,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发布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技术,基于该技术研制的首台套发电部分体积为1立方米的海洋浮标样机,已在海上示范运行,为海洋物联网设备、环境监测浮标等提供稳定电力。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海洋工程研究院院长张建民认为,该技术与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相结合,实现多能互补,“有望以此为基础构建新时代的智慧海洋物联网,高效利用海洋能源、生物、矿场等稀缺资源,以及全方位获取辐射、污染、洋流和海疆安全等重要信息”。

二是退役新能源组件的热解处置技术。预计到2030年,全国年新能源组件退役量将突破500万吨,如何实现绿色、高效、高值化回收,成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华北电力大学陆强教授团队研发的退役新能源组件绝氧热解处置技术,为这一行业痛点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目前,该技术已经在全国十余个省份得到广泛应用,实现了年处理数万吨退役新能源组件的目标。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华北电力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牛东晓认为,该技术突破传统处理能耗高、收率低、品质差等瓶颈,可在绝氧条件下高效、低能耗解离退役组件,实现了退役组件全量高值利用。

三是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系统,由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该系统依托全球先进的多级降尺度区域气象大模型技术,将场站级气象预测准确率提升了15%,风电功率预测准确率提升了10%,显著增强了电网调度决策的前瞻性和科学性。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朱继忠评价道:“预测精度每提升1%,都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系统安全效益。这套系统通过深度融合先进气象学、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算法,为电网调度提供了更为精准可靠的数据支撑。”  

相关推荐

盐城新能源并网规模超2000万千瓦

近日,随着国信大丰85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第二批次机组并网,江苏盐城新能源并网规模达到2034万千瓦,成为长三角首个新能源并网容量超2000万千瓦的城市。

2025-09-30     中国化工报

山西百兆瓦级独立调频电站并网

近日,山西偏关百兆瓦级独立调频电站一期项目并网。该项目是全球首个百兆瓦级大规模应用超级电容混合储能技术的调频电站,并网后将以毫秒级响应速度深度参与电网一次调频,为晋西北地区新能源消纳搭建高效通道。

2025-09-30     中国化工报

湖南最大新能源“飞地”并网发电

近日,由湖南能源集团投资建设的宁夏红寺堡区300万千瓦风光新能源基地一期100万千瓦光伏项目近日正式并网,一期项目年发电量将达19.7亿千瓦时,可满足160万户家庭一年用电量。

2025-09-30     中国化工报

江汉油田新技术助力老区勘探

今年以来,针对油田老区勘探难题,江汉油田研究院加强技术攻关,取得多项成果。

2025-09-30     中国化工报

重庆举办储能与智慧能源论坛

9月24日,重庆市储能与智慧能源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西部(重庆)科学城举行。会上,两款储能产品发布,多个储能与智慧能源产业合作项目签约,多项储能与智慧能源产业创新成果亮相。

2025-09-30     中国化工报

抢抓“风口”,打造西部氢谷 ——第三届西部氢能博览会侧记

​9月13日—15日,第三届西部氢能博览会(以下简称“博览会”)在陕西榆林举办。本次展会集中展示了氢能领域的最新技术、装备与成果,成为西部能源化工重镇陕西榆林抢抓氢能产业“风口”机遇、聚力建设“西部氢...

2025-09-30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