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在日前举行的第二届中国能源·化工强国大会上,上海全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建涛表示,当前人工智能(AI)技术正以席卷全球之势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驱动力,能源化工产业也将在AI科技的推动下,迎来新一轮的数智化升级。
夏建涛指出,传统煤电依赖集散控制系统(DCS)与人工调控的模式已难以适应能源化工产业对新型电力系统的要求。以某化工企业自备电厂为例,在人工调控模式下,单班操作人员日均需处理2000~4000笔控制指令,面对下游化工装置的负荷波动,常出现“控制滞后、参数振荡”等问题,劳动强度大且调控精度不足,急需向智能化调控模式升级。据夏建涛介绍,当前全应科技的智能化方案已覆盖热电、化工、冶金、环保四大行业,累计实施100个以上标杆项目。以化工热电厂为例,升级改造后能够实现全厂99%以上的自动化投入率,24小时内需要人工操作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厂区运行效率提高了1.7%。
谈及AI技术应用的前景,夏建涛表示,一方面,我国在工业领域拥有独特优势——石油化工、煤化工、电力生产等行业的设备每秒产生海量产业数据,这些数据正是培育工业人工智能的核心生产要素。AI技术的三大核心要素数据、算力、算法中,我国在工业数据层面具备显著优势,这为AI与工业结合奠定了坚实基础;而另一方面,从技术实践中可以看出,工业AI与大语言模型存在显著差异,大语言模型存在幻觉问题,且难以理解工业生产数据,其高能耗特性也不符合绿色低碳要求。
“因此,工业AI需要专门的技术体系,包括小数据量学习、抗幻觉算法、低功耗模型等,这是工业智能化的关键。未来,能源化工产业的工业数智化将呈现三大发展趋势:一是从单点优化到全局智能,从单一设备控制向全工厂全流程协同演进;二是从云端协同到自主决策,边缘计算节点将具备自主学习与决策能力;三是从效率工具到低碳引擎,人工智能(AI)将成为工业领域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使能技术。”夏建涛表示,这些趋势将推动工业发展迈向新的高度。全应科技也将持续深耕工业智能化技术研发,通过“工业数据+AI算法+行业知识”深度融合,推动我国能源化工产业加快实现从规模扩张到质量跃升的历史性跨越。
日前,福建能源石化集团(以下简称“福建能化集团”)迎来产业数智化建设的又一个节点——在集团信息化推进大会上,第二批“智改数转”示范项目发布,健康、安全、环境(HSE)信息系统项目的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6月23日,杭州和利时自动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利时)产业学院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山东省东营职业学院举行,双方将携手探索校企合作的新路径,以“技术赋能+人才定制+实训转化”三位一体模式,构建服务地方产...
近日,湖北出台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方案,重点推进“三类企业”梯次改造,即小微企业轻量级改造、规上企业规模化改造、专精特新企业集成式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