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顾问:电化学储能产业潜力巨大

中化新网讯 日前,由赛迪顾问编制的《2024年中国新兴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简称《报告》)发布,其中指出,随着我国清洁能源消费比重逐年上升,行业对于新型储能的需求也日益凸显,其中,电化学储能产业体系日趋完备,推广潜力巨大。

近年来,随着政策的持续推动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新型储能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2024年上半年,中国已建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44.4吉瓦/99.1吉瓦时,增长速度惊人。根据国家能源局2024年1月发布的数据,“十四五”以来,新增新型储能装机直接推动经济投资超1000亿元。

《报告》显示,我国在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领域均处于全球领先水平。2023年,新型储能各类技术按照发展阶段可分为四大梯队。第一梯队为锂离子电池(包括磷酸铁锂电池、三元电池)、铅蓄电池(铅酸电池、铅炭电池)、镍氢电池等;第二梯队为钠离子电池、钠硫电池、全钒液流电池、固态锂电池、锂硫电池等;第三梯队为锌溴液流电池、双离子电池等;第四梯队包含锂—空气电池、镁离子电池、铝离子电池、金属空气电池、超级电容器等。

根据《报告》,在多种技术路线中,电化学储能适应于分钟至小时级的应用场景,目前,电化学储能应用较为成熟,且随着国内相关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持续开展电化学储能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产业体系日趋完备。其关键环节技术水平也正加速升级,储能电池组多元化发展初具规模,锂离子电池储能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储能系统的多维度安全防护技术创新活跃。

其中,磷酸铁锂电池技术成熟度最高。钠离子电池、全钒液流电池、固态锂电池等业界关注度较高的技术路线正处于部署阶段,技术向产品进行转化,应用价值逐渐体现。

而在下游应用场景方面,《报告》指出,独立储能和新能源配储是当前电化学储能的主要应用场景,占比超过80%。随着政策的推动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用户侧储能的应用也在逐步增多,预计未来将成为电化学储能新的增长点。目前制约用户侧储能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于新型储能市场化程度不高、盈利模式不稳定。但自2024年以来,各级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通过采用分时电价、财政补贴、允许辅助服务盈利、允许参与现货市场等举措,推动用户侧储能发展。

 《报告》研判称,随着我国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新型储能将持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其中,长时储能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据统计,目前我国新型储能项目的平均储能时长为2.2小时,多数装机项目为2~4小时,存在较大缺口。同时,随着其技术优势日益凸显,产业将逐步形成全国参与、梯度化专业分工的区域发展格局。

未来,科技创新依然是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电化学储能方面,随着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技术不断取得突破,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性能等方面有望实现大幅度提升,特别是固态电池技术,有望对储能产业产生革命性影响。此外,为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混合储能技术也将日益受到关注,如将锂离子电池与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与超级电容组合等,以提高系统性能并降低成本。

相关推荐

广东推动绿色循环项目发展

近日,广东省公布2025年绿美广东生态建设重点任务保障专项资金(绿色循环发展)项目计划(简称“项目计划”)。此次专项资金分配覆盖全省多个地市,涉及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粤港清洁生产伙伴项目奖励、推动...

2025-01-10     中国化工报

上游绿氢成本高、下游应用技术不成熟—— 多维协同,解绿氨发展之困

当前,合成氨行业正迎来绿色转型契机。在日前举办的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与会专家表示,发展绿氨已成为大势所趋。但由于上游绿氢成本高、下游应用技术不成熟,绿氨产业链发展面临瓶颈,建议多维协同推动绿氨产...

2025-01-10     中国化工报

清洁氢标准优化报告发布

近日,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联合美国环保协会北京代表处共同发布了《推动清洁氢标准优化与国际协同——实现氢的气候效益最大化》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2025-01-10     中国化工报

广西加快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12月31日,广西印发《加快推动广西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明确,要以“风光统筹、灰氢过渡,打造氢能干线走廊,带动全产业链发展”...

2025-01-10     中国化工报

安徽发布绿色低碳产品技术目录

近日,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2024年绿色低碳产品技术及供应商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以深入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2025-01-10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