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
如何做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这篇大文章,是全国政协委员、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院长孙予罕主要关注的方向。与此同时,他持续关注着能源安全与“双碳”领域的话题。
孙予罕告诉中国化工报记者,碳排放双控是我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总量和强度两个维度的管控,更全面、更有效地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能源法》明确了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的总基调,要求建立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体系。
孙予罕指出,如果说“十四五”时期是各行各业面对“双碳”目标的缓冲期,那么“十五五”时期的碳排放将可能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为此,他建议能源和化工行业加快转型步伐,从推动煤层气“采抽一体化”到推进绿氢与煤化工耦合,将“双碳”目标拆解成了一个个可落地的技术方案。
孙予罕介绍,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可采储量12.5万亿立方米以上,是天然气资源的重要补充,但和大规模开发利用仍有距离。要借助于国家重大专项,大力发展煤层气、煤岩气,实现低碳能源与高端化工材料并举的格局。
当前,主要产煤省份要努力以碳排放双控为契机,制定省级碳排放总量与强度控制方案,明确煤电、钢铁、焦化、化工等重点行业的减排路线图,逐渐摆脱“一煤独大”的发展格局,传统产业升级、新兴赛道培育、制度创新驱动“三轨并行”,将低碳与双控的压力转化为经济增长动力。大型能源和化工企业应建立碳排放动态监测平台,整合重点企业能耗和碳排放数据以便实现精准调控。在调整产业布局时,强化煤炭从燃料向原料转变,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综合能源,以保促发,做到增产不增碳。
孙予罕特别指出,能源经济生态重构是必然的发展方向,未来煤炭加工利用产品必然要走高端化、差异化路线。对于山西能源和化工企业,在转型中需兼顾当前与长远,平衡好减排目标与民生工作,实现向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的跨越。
孙予罕一直关注可再生能源消纳与能源安全多元化,由此推动和实现多能互补与绿色发展。他指出,氢能既可直接应用于交通、工业等领域,又能够通过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实现长周期储存,并且可以有效解决风光发电的间歇性及其非稳态问题。目前,我国绿电发展很快,装机量已经很高,要用市场机制来促进绿电的消纳,路径就是氢能与绿色燃料和绿色产品。目前,我国已掌握制氢、储氢、燃料电池等众多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初步形成了“制储输用”全链条产业体系。因此,大力支持和加快发展绿氢消纳与储能,多模式、多原料、多路径来实现能源的储备和供给,建设可再生能源耦合煤化工基地,开发煤制特种油品和化学品,打造高端碳材料产业链的前提条件趋于成熟。
5月8日,万华化学发布的2024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显示,2024年计划项目投资和股权投资总额454亿元,实际完成投资总额428.3亿元,其中实际完成项目投资401.5亿元。2025年计划项目投资和股...
5月10日,第九个中国品牌日到来之际,由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主办,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中国品牌》杂志社等单位承办的“2025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在浙江德清正式发布。中国石油连续...
5月7日,延长石油延安天然气储气调峰及配套LNG项目施工现场迎来重要节点——在历时135分钟紧张作业后,两座5万立方米双金属全容储罐穹顶气顶升圆满成功,为项目按期中交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化新网讯讯5月10日,从舟山中燃船舶燃料有限公司公用型保税仓库出库的21.91吨船用润滑油,被供应至国际航行船舶“布氏商人”轮后,供油企业向舟山海关履行报关手续。据悉,这是全国首票试行“先供.....
5月7日,延榆能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冯成海,中国化学东华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立新和中科合成油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唐益民在安徽合肥签订了榆林煤制清洁燃料升级示范项目总体设计合同,并组织召开了总体设计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