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世强在查看岩心样品。 (宋国梁 摄)
吴世强,江汉油田地质综合高级专家。从“搞页岩气经常碰壁”到“碳酸盐岩储层新类型油藏横空出世”,他的科研人生恰似一部“盐湖宝藏”的勘探史诗,书写着从“板凳十年冷”到“月明照大江”的壮丽篇章。
今年“五一”前夕,吴世强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破局:在质疑声中锚定方向
江汉油田对盐间页岩油的研究,要追溯到1970年,其后经历“四上四下”,每一次轰轰烈烈的攻关,都以见不到投资效益而告终。2010年,美国页岩油气革命深刻改变世界能源格局,让人们重燃希望。在江汉老区干得“风生水起”的吴世强,被单位委以重任,扛起进军“非常规”的大旗。
当涪陵页岩气田捷报频传时,吴世强的团队却遭遇“几轮井打下来,效果都不好”的窘境,许多人坐不住了,最困难的时候,人员从20人骤减至4人。“我曾经跟他吐槽,你看别人搞页岩气又获奖了,我们老是碰壁,还有啥奔头?”江汉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开发所综合室主任杜小娟回忆说。
“做事情不能急功近利。资源量摆在那里,把基础工作打牢,一定会有突破的。”这是吴世强当时的回答。
“多找油气”是科研工作者的职责使命。“江汉盐间页岩油纵向上发育193个盐韵律,累计厚度达2000米以上,油气显示丰富,有些指标特征可以与北美页岩油藏媲美。”吴世强回忆曾去美国考察页岩油气开发情况,愈加坚信江汉“有搞头”。他从来不用“失败”评定过往,他认为,“每一步探索都是有意义的,都是在接近真相,搞勘探就要敢想敢干。”
面对困局,吴世强在实验记录本上写下:“每一次失败都是地层的馈赠,只要盐湖不干涸,勘探就永不停歇。”
求索:显微镜下的革命
江汉油田研究院实验中心岩石制片室里,取自地下的岩心在这里切割打磨后,薄如蝉翼。吴世强透过显微镜,破译远古时代的地层密码。
“科研人员里面,数他跑实验室最勤,即便现在已经是油田高级专家了。”在这里工作了28年的岩石制片技师刘晨,早已习惯了这位“熟客”的频频到访。
“深潜”的日子里,岩心库、实验室,成为吴世强跑得最多的地方,“大胆猜想、小心求证”贯穿整个科研历程。
厚积薄发、拨云见日,命运终会眷顾勇者。在对数百口井、上千片岩屑薄片分析筛选后,一块0.03毫米的潭口区块岩心薄片,让吴世强找到了新的“解码”思路。
2022年,按照新思路老井复试的黄20斜-4井,放喷测试获得高产工业油流,后续几口井均获得工业油流。由此,一种碳酸盐岩储层新类型油藏横空出世,自此揭开碳酸盐岩储层新类型油藏的神秘面纱,并入选“中石化2022年十大油气勘探发现成果”,更让沉寂半世纪的老区焕发新生。也是在那一年,坐了十多年“冷板凳”的吴世强走上空缺了五年的江汉油田“科技创新功勋奖”领奖台。
突围: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
突破的喜悦尚未散去,吴世强已带领团队踏上新征程。2024年,由吴世强攻关团队提议部署的钟99井获日产137.6立方米高产油流,创江汉30年来又一口百吨井纪录;相继部署的钟9901斜井和钟99-斜1井分别钻遇173米和763.7米厚油层,展现了该领域良好的勘探前景,荣获集团公司油气勘探重要突破一等奖。
今年,江汉盐湖盆地成为江汉油田重点攻关的“三大工程”之一。吴世强作为重要参与者,压力不可谓不大。“目前,江汉碳酸盐岩油藏已提交三级储量6264万吨,如果说前期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那么现在就要向好不好迈进,找到更多的甜点区。”他说。
重压之下,他“本心”如初。“还是要脚踏实地,把基础工作做好,越接近事物本质,距离成功就会越近一步。”他如是说。
七月盛夏,热浪滚滚,持续的高温天气给坚守一线的职工带来严峻"烤"验。为切实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传递企业人文关怀,7月4日,河南开祥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工会人员在气温高“烤”模式下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清凉护航...
近日,从深圳市微筑科技有限公司传来消息,公司研发的移动全视角智能安全监控装备在镇海炼化应用满8个月,运行基本达到预期指标,产品创新打破传统监控盲区与交互壁垒,为石油化工、能源电力等高风险行业构建了...
7月4日上午,平煤神马尼龙科技公司“科技大讲堂”——AI技术与应用专题课程在公司五楼会议室开讲。本次讲座围绕“AI技术与应用”展开,吸引了公司内部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相关领域从业者等一百五十余人踊跃参...
7月份,在华锦阿美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生产准备也在体系化安排布置当中。华锦联合石化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分类实施,生产准备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果。
近期,全国各地陆续进入“三夏”关键时节,到处呈现一片繁忙景象。中国中化以科技赋能现代农业,通过良种良法配套推广、智慧农机精准作业、订单农业从种到收、农业投入品和油品稳价保供、金融“活水”精准赋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