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航空燃料行业突围之路在何方?

成本居高不下 原料供应受限 标准仍需完善

  近期可持续航空燃料(SAF)行业捷报频传:8月下旬,中国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联盟成立;全国首个SAF产业专项政策——《成都东部新区支持可持续航空燃料发展的若干政策》发布。9月下旬,成都简舟生物SAF原材料生产及生物质能源研发基地项目启动;安徽邑晟生物柴油及SAF综合利用项目全面投产。

  作为航空业脱碳的关键手段,SAF在全球碳中和的浪潮下正迎来爆发式增长机遇。但从产业现状看,SAF面临着成本居高不下、原料供应受限、标准仍需完善等问题。SAF产业该如何突围?“要加大政策引导与支持,加强原料保障力度,推进产业整体布局,同时要强化技术创新和产业协同合作,提升产业竞争力。”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SAF专家杨晨在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给出突围方向。

  SAF迎重要发展契机

  “在‘双碳’背景下,航空业的低碳革命带来了SAF的崛起。”杨晨表示。

  SAF的原料主要来自废弃油脂、农林废弃物,也可用绿氢+二氧化碳合成等,相较于传统燃油,能降低69%~90%的二氧化碳排放。另外,SAF按要求掺混后能无缝衔接现有的商飞动力系统,成为当前航空业脱碳的现实路径。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为SAF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021年10月,《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推进SAF等替代燃料发展;2023年12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将SAF生产技术开发与应用列入鼓励类目录;2024年10月,《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强调发展生物航煤等绿色燃料,支持SAF在航空领域试点应用……

  同时,我国在生物质转化、煤化工、甲醇制燃料等关键技术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拥有完备的产业配套能力,为SAF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绿氢产业的迅速崛起也为SAF的合成提供了稳定的氢源,进一步提升了燃料的整体可持续性。

  “在潜在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我国SAF供需两侧均有快速增长的潜力。”杨晨分析说,从需求端看,未来绿证模式和掺混比例固定将有利于SAF的推广应用,预计2030年我国SAF需求量在130万~150万吨,占航空燃料需求的2%~3%。

  成本高成最大挑战

  尽管我国民航业对SAF的需求迫切,但SAF行业面临着多重挑战制约其发展。

  “成本居高不下是SAF发展的最大挑战。”杨晨表示,从全球范围内看,SAF成本是化石基航煤的2~7倍。

  目前欧洲和国内的主流技术是HEFA技术,其生产成本主要取决于原料成本。以废弃油脂原料成本0.6万~1万元/吨估算,HEFA技术生物航煤的价格在1.5万~3.1万元/吨,远高于传统石油基航煤。

  除了生产成本较高,原料收集利用也是一大难题,比如废弃油脂收集率不足50%。这或将引起原料保障不畅,在此情况下,尽管产能集中投建,但实际产量有限。据统计,国内拟在建的氢化生物柴油(HVO)/SAF产能达328万吨/年,已签约待建的约350万吨/年,但已建成SAF产能仅35万吨/年,2024年HVO+SAF总产量也只有54万吨。由于成本较高、供应不稳定,航空公司对SAF的市场接受度相对有限。

  此外,目前SAF需求政策层面主要为宏观引导,尚未形成全面的框架规则,关于SAF的针对性补贴、可持续性标准等仍存在制度空白。

  加强合作优化布局

  如何应对SAF产业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首先要在国家层面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比如研究出台航空业碳减排战略和路线图、明确强制SAF调合比例目标计划等。”杨晨表示,同时要建立可持续标准认证体系,开展与国际标准的互通互认,为SAF产业链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其次要加强原料保障。在废弃油脂方面,应加强收集力度,建立完善餐饮废弃油脂—生物燃料全链条管理体系;在农林废弃物方面,应加强原料管理,加大对生物质收集装备制造体系及技术研发力度。

  “要多措并举提高SAF经济性。”杨晨指出,一是通过加强自主技术研发力度,促进技术进步;二是积极推进混炼技术研发,利用现有炼化装置,节约投资;三是构建完善的SAF相关市场机制,体现SAF碳减排效益。

  在技术研发方面,加大SAF核心技术研发投入,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合作,重点突破绿氢规模化制备、二氧化碳捕集与二氧化碳加氢、生物质高效转化等关键技术,提高SAF的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推动SAF生产技术多元化发展,探索新的原料来源和生产工艺,提高SAF的可持续性和竞争力。

  加强产业协同与合作也至关重要。“SAF产业链企业要协同合作创新,建立稳定的原料供应、生产、销售和应用体系;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强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加快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共同推动SAF产业发展。”杨晨表示。

  另外,行业还要推进产能有序布局。“原料端主要集中在川渝、华东、华北和华南地区,因此SAF布局应先考虑同时靠近资源和消费地区的华东和川渝地区。”杨晨分析说,从远期看,随着无差别加注模式的推广和健全,以及醇喷法、费托法等技术的发展成熟,SAF产能布局应考虑靠近农林废弃物及绿氢等资源地,主要为西北、东北及西南等地区。


相关推荐

草甘膦:久旱市场逢“甘霖”

  2024年以来草甘膦价格始终维持低位,于2025年3月触及2.31万元(吨价,下同)的阶段性低点,随后开启修复行情。截至9月21日,95%含量草甘膦报价已回升至2.75万元左右,97%含量草甘膦报...

2025-10-09     中国化工报

化工物流“迎战”行业周期波动挑战

  在日常生活依托快递实现便捷物流的同时,化工品尤其是危化品的运输却因专业性强、安全要求高而面临独特挑战。近日举行的2025(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化工展览会上,笔者了解到,从应对地缘冲突下的全球物流重...

2025-10-09     中国化工报

仙粼科技盐酸羟胺投放市场

  近日,湖北仙粼科技有限公司一体化项目一期年产1万吨盐酸羟胺一体化装置开车,产品正式投放市场。这是湖北省首次生产出该精细化学品。

2025-10-09     中国化工报

普光气田增供硫黄助力秋种

  近日,在普光气田天然气净化厂前的40米大道上,排满了拉运硫黄的车辆,一眼望不到头。9月以来,该气田主动加大硫黄生产供应力度,日均增供硫黄600余吨,环比增加10.5%。

2025-10-09     中国化工报

新乡化纤部分长丝生产线停产改造

  9月22日,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自10月1日起对其北区生物质纤维素长丝生产线设备进行停产改造90天。

2025-10-09     中国化工报

河北石化业探寻“十五五”发展路径

  9月18日,河北省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暨绿色低碳智能化新技术推介会在唐山举办。

2025-10-09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