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近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首口超临界二氧化碳吞吐提高采收率试验井——威214井已连续稳定生产超2个月,较注气前日均增产天然气0.83万立方米。
据相关专业人员介绍,该技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西南油气田公司注二氧化碳提高采收率技术在非常规气藏的开发应用取得关键突破,为川南非常规气井提高采收率提供了重要的技术路径和实践范例。
威214井是威远非常规气区块LMX组的一口评价井,该井2020年7月投产,截至今年6月累计产气0.46亿立方米,气井已进入吸附气开采阶段。为确保该项工艺试验成功开展,西南油气田公司充分结合威214井钻完井地质资料和生产数据,优化工艺方案,精心设计二氧化碳注入量、注入速度和闷井时间等工艺参数,创新采用注入“前置+后置”天然气段塞和三段缓蚀剂保护段塞,最大程度提高二氧化碳封存率。
在实施过程中,西南油气田公司落实试验前井筒腐蚀检测,做好注入速度、注入量、气井压力等关键数据的跟踪监测,加强动态分析,优化焖井时间和柱塞工艺制度,确保试验取得良好效果,同时安装在线监测仪实时监测气质中二氧化碳含量,做好杀菌缓蚀剂加注,保障气井生产安全。试验期间,威214井累计增产气量51.5万立方米,气质中二氧化碳含量由开井初期的23%降低至12%,二氧化碳返排率40.6%,取得良好效果。
据了解,西南油气田公司接下来将密切跟踪威214井生产动态,进一步开展效果分析和效益评价,持续深化非常规气井超临界二氧化碳增产机理和工艺优化研究,着力打造绿色低碳开发示范工程,为非常规气藏提高采收率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11月7日,《国家碳达峰试点(成都)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印发,提出将实施推动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大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等八大重点任务,有力有序有效推进该市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
11月17日,河南省濮阳市生态环境局传出消息,由该局投资建设的全省首个全流程AI智能无人实验室正式投运,标志着河南省水环境监测领域迎来一项重要创新突破。
10月的印度尼西亚依然闷热,长城钻探钻井二公司GW265队的营地会议室里,电气师吴传坷用砂纸打磨最后一张长椅边缘后,手掌轻拂过光滑的木面,满是汗珠的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