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技术真不错,仅用2分钟就能完成十六烷值精准拟合,比照实际检测节省了2个小时。”日前,中国石化天津石油质检中心质检员姜丹妮完成柴油内部抽检工作后感慨道。她所说的技术,是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销售公司)应用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大数据人工智能(AI)拟合十六烷值技术。
据了解,受标准十六烷值机采购成本限制,整个销售公司仅配备3台,无法满足所有检测需求。以往,没有配备监测机器的油品销售企业,在购进柴油后,会先在内部通过计算十六烷指数来评定柴油发火性能,然后再将样品送至外部机构检测十六烷值,送检成本高,检测周期长。除此之外,随着我国炼油工艺不断升级,现有的十六烷指数计算方法无法完全适配新工艺,预测偏差逐渐显现,准确率逐步下降。
为解决十六烷值检测难题,销售公司应用技术研究院持续攻关研究,依托销售企业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海量数据,智能筛选馏程、密度、闪点等特征参数,建立大数据AI拟合十六烷值预测模型。该技术的预测准确率达95%,符合国家标准再现性要求,能够有效解决柴油十六烷值传统检测方法成本高、周期长的行业难题,为质检工作提质增效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去年6月至今,该技术已陆续在浙江石油、北京石油、天津石油等3家企业试点应用,累计应用于柴油十六烷值检测1168批次,单次降费1400元,累计节费163.52万元。按照2024年39家油品销售企业内部柴油抽检频次核算,该技术全面推广后预计每年可节约费用超千万元。
日前,由中国设备管理协会与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主办的2025能源化工行业采购大会在成都召开。与会专家提出,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抓紧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成为能...
6月26日,由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工程)承办的深水油气装备现代产业链共链行动暨天津海洋装备产业(人才)联盟大会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会上发布了水下生产系统装备品牌“擎海Techigh”...
日前,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25个部门、单位联合印发《山东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计划》),布局建设覆盖工业、服务、特种和人形机器人四大领域的创新平台,推动...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2025年护航新型工业化网络安全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旨在进一步推动提升新型工业化网络安全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