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资和农业加速转型的关口,一场汇聚行业“最强大脑”和政产学研多方力量的“智库盛会”拉开帷幕,为行业变革注入新的智慧、提供新的方案。
12月23日,由《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与贵州大学主办,《农资导报》及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贵州磷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支持的第三届现代农业发展论坛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论坛以“发展新质生产力 筑牢粮食安全基石”为主题,邀请到农资农业领域9位院士联袂参会,围绕事关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五大热点、焦点、难点课题,覆盖农药、肥料、土壤健康、智慧农业、节水农业等领域,展开一系列深度研讨。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给大会发来视频致辞。同时,论坛还得到了贵州省政府、贵阳市委、贵阳市政府、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指导和支持。150多家涉农企业和媒体的代表共300余人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心怀“国之大者”,奋进农资强国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而农资行业又是粮食安全的战略支撑。本届论坛以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旨在推动农资行业向“新”而进,受到各方高度认可。
顾秀莲在给大会发来的视频致辞中表示,农资行业要继续胸怀“国之大者”,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大力开展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实现由农资大国向农资强国的跨越,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再立新功。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
贵州省副省长罗强出席大会并表示,本届论坛深入探讨肥料减量增效、智慧农业、绿色植保、土壤健康、节水科技等重要课题,既是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亟待突破的堵点难点,也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重要的增长点。“今天参会的院士专家、企业家们,在‘三农’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丰富的资源,希望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加快提升贵州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作出贡献。”
贵州省副省长罗强
贵阳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贵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宏在论坛上说:“我们将以本届论坛为契机,坚决扛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保障能力,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全力打造现代农业的‘贵阳样板’。”
贵阳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贵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宏
现代农业发展论坛自2021年举办以来,逐步打造起政产学研多方对话对接的平台,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对此,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表示,行业携起手来,为早日实现农化行业的生产现代化、智慧化和产品的高端化、绿色化,以及施肥和用药的科学化而不断创新,以农化现代化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支撑和保障。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
汇聚行业智慧,打造农业智库
在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这一战略指引下,农业农资行业迎来新一轮变革大潮,打造智库平台,为行业转型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智慧和方案,日益紧迫。
“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论坛,激发更多创新思维,推动更多合作项目,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 论坛组委会主席,《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崔学军表示,面向未来,报社将继续坚持“主战场、制高点、讲故事、生态圈”的十二字工作方针,强化“资政、咨询、产品”三大服务,扎根行业、融入行业、服务行业,通过高端智库引领行业成长。
《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崔学军
论坛组委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表示,现代农业发展论坛自2021年举办以来,论坛规模持续扩大、专家规格不断提升,论坛影响力与行业引领力显著增强,相关成果获农业农村部领导批示肯定。此次与《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第三届论坛,标志着双方合作关系进一步深化拓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
为加快推进智库建设,论坛上,《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与贵州大学达成战略合作。《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总经理、总编辑张健秋,贵州大学副校长张大林分别代表双方在现场签约。未来,双方将围绕共同建设现代农业发展智库、向社会讲好化工故事、加强化工人才建设及科技成果转化等展开长期、全面、深度的战略合作。
《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总经理、总编辑张健秋主持开幕式,并与贵州大学副校长张大林分别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下图为签约现场。
现场还举行了贵州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揭牌仪式,并为在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金奖项目的学生代表颁奖。
“最强大脑”齐聚,擘画新兴赛道
本届论坛邀请到了9位两院院士,围绕肥料、农药、土壤健康、智慧农业和节水科技等热点领域的痛点和短板展开研讨,也为行业勾勒出新的发力赛道。
绿色转型是农业当下最大的课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福锁的“121”行动让人耳目一新。他认为,农业绿色转型,便是由高投入、高污染向高产出、高效率、少污染转型。基于此,提出面向未来农业绿色发展的“121”行动,即1套理论——根际生命共同体理论,2个突破——绿色高产高效技术创新与绿色智能肥料产品创新,1大变革——绿色高产高效区域实现。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福锁
在农业绿色转型大趋势下,减肥增效成为肥料行业主战场。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农业大学校长周卫认为,肥料减施增效已成为全球重大科学命题,未来肥料行业要围绕满足农业生产需求、绿色增效技术创新、合理开发磷钾资源、有机肥科学安全利用、智能化推荐施肥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等六大导向开展攻关。
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农业大学校长周卫
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是当下农业的中心任务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柏连阳认为,实现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他提出了包括优化品种布局、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轻简化高产稳产技术、开发良种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等五方面建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柏连阳
病虫害是我国主要农业灾害之一,潜在经济损失可达5000多亿元。绿色植保是农资行业新一轮攻关的焦点所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云南大学教授张克勤表示,随着高毒高残化学杀线虫剂被限用或禁用,线虫防治成为世界性难题,研究绿色安全的病原线虫生物防控策略是国家重大需求。
中国科学院院士、云南大学教授张克勤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康振生认为,发展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是改善我国农业潜在损失困境的基本策略。我们要综合推进顶层设计、学科交叉、协同合作,积极推进智慧植保,构建作物重大病虫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保障我国生物安全、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康振生
藏粮于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大国策,守护土壤健康既是农业领域的重大任务,也是充满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工程院院士、山西农业大学教授徐明岗认为,合成菌群在土壤学科将大有可为,其优势在于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比单一菌株更高效、稳定,简单明确、可控性高,具有多功能性且少数物种即可完成。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西农业大学教授徐明岗作线上报告
发展智慧农业是未来农业变革的全新赛道,也是本届论坛的一大热点。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认为,无人农场是实现智慧农业的一种途径,展示了智慧农业实践中信息的精度和广度,可以为未来的农田决策和作业提供更好的支撑。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认为,未来智慧农业将向着五方面不断发力:一是加强AI农业研究应用;二是统筹推进智慧农业与数字乡村建设,实施三大工程;三是大力发展丘陵山区机械化;四是构建农产品智慧供应链;五是大力发展农业数字创意产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
贵州大学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郝格非教授分享了依托“农药大数据+AI”技术,开展合理用药、合理选药、精准靶药、灾害预报、残留监控、用药溯源六个方面的工作。
贵州大学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郝格非教授
解剖典型样本 勾勒转型路径
推动农资转型,推进现代农业,需要标杆和样本的示范。论坛上,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磷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先正达集团中国、华为等企业分享了各自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实践和探索。
贵州磷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何光亮认为,肥料提质增效已成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革。我国科学施肥水平不断提升,但也面临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施肥不均衡现象突出,肥料利用率偏低,机械化、智能化施肥占比低等。针对上述难题,磷化集团正在并持续与各界共同努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做好主元素(N、P、K)的精深利用,实现绿色低碳的智能新型肥料创制;二是将磷化工伴生资源(Ca、S、Si、Mg等)“吃干榨尽”并高效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三是做好磷石膏对碱性土壤改良的生态环境评价和应用推广;四是做好磷系绿色新型农药的创制,实现绿色高效、低成本、低污染等关键技术开发。
贵州磷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何光亮
“我们将充分运用自身优势,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各界同心协力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生态,在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助力农资大国升级、为农资强国贡献江山力量!”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薛健在论坛上表示。
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薛健
作为绿色植保的践行者和标杆之一,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金华分享了公司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举措和成果。一是自主创新,打好精准服务现代农业的科创基础;二是协同创新,推动精准服务现代农业成果转化;三是联动创新,优化精准服务现代农业布局;四是生态牵引,推动绿色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五是智慧赋能,精准满足农业集约化、现代化需求;六是创新前移,切入现代农业生物育种新赛道。
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金华
在智慧农业赛道上,先正达集团中国和华为都做出了富有成效的探索。
先正达集团中国数字化与大数据部总经理、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数字农业部总经理单奕介绍,面向农户和农艺师,先正达集团中国打造数智新农具。围绕农服业务10个场景,以大小模型并存的方式构建农业场景模型,为农业农服场景提供精准的种植分析与防灾预警能力。面向科学家,公司打造数智新助手。利用高通量的田间实验性状调查技术,能在短时间内对大量作物进行评估,加快育种进程。通过对亲本材料基因型和已参试组合表型数据的训练建模,可在无需制种试验的情况下实现新组合表型的有效预测,大幅降低实验成本,加快品种选育速度。开发玉米品种晋级与精准定位决策系统,提升新品种上市成功率。
先正达集团中国数字化与大数据部总经理、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数字农业部总经理单奕
华为云EI农业大模型首席架构师葛鸿志介绍,华为针对不同行业提供五大基础模型。在农业领域,华为可以将图片数据、知识文本数据、音频数据以及其他微观世界数据融合统一进行模态对齐,最终结合行业数据孵化出行业模式。
华为云EI农业大模型首席架构师葛鸿志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12月23日消息,工信部、水利部等四部门近日公布了2024年重点用水企业、园区水效领跑者名单,确定82家具备引领示范和典型带动效应的企业和园区。 根据名单,共有20家石化化工....
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是有效衔接供需、促进国民经济循环畅通的重要基础。为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记者23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根据全国组织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服务中心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11月30日,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总量超过457万家,与2023年底相比增长17.99%。从产业....
12月10日,英力特化工副产蒸汽石墨合成炉改造项目4号炉成功点炉投运,进一步保障装置安全稳定生产,有效节约能源,降低综合能耗,提高经济效益。
12月23日,由《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与贵州大学联合主办,《农资导报》及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的第三届现代农业发展论坛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
记者12月20日从国家发改委获悉,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有关要求,近日,国家发改委依托其门户网站正式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