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6月18日,福建省发改委印发《福建省氢能产业创新发展中长期规划(2025—2035年)》(下称《规划》),提出将在2030年实现氢能规模化商业应用,2035年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
具体而言,2025—2030年为起步发展期。培育1—3个百兆瓦级绿电制氢示范项目,建成1—3个氢基绿色船舶燃料加注港口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各类型加氢站50座,力争形成3万吨/年绿氢生产能力、10万吨/年氢基绿色燃料生产能力,氢能产业总产值突破600亿元/年。
2030—2035年为快速跃升期。全省形成10万吨/年绿氢生产能力、100万吨/年氢基绿色燃料生产能力,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年。
为实现《规划》目标,福建对氢能全产业链进行精心布局。在制氢端,近期充分利用工业副产氢就近供给的优势,深化其在钢铁、煤炭、化工等传统领域的应用,助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同时延伸千亿级重大石化项目的产业链。中远期则积极引导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制氢,逐步降低制氢成本,扩大制氢规模,让绿氢成为主流。
在储运端,重点发展高压气态储氢和长管拖车输氢,积极推进以氨为储氢介质的特色技术路线,大力支持有机液态储氢、固态储氢及相关材料及器件制造业的发展;在加注端,以建设加氢综合能源站为主,同时支持现有加油加气站改扩建加氢设施,重点推进物流、港口、园区等专用加氢站建设。
在应用端,《规划》提出,在化工领域推动氢制合成氨、甲醇等氢基燃料产业化;在运输领域规模化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船舶等;在储能发电领域推进氢能在应急备用电源、电网调峰等场景的示范应用。
在青岛董家口经济区,海湾化学40万吨/年氯乙烯三期等一批重大增量项目近期掀起收官热潮。高端化工与新材料产业是青岛构建“10+1”创新型产业体系、提质发展的三大优势产业之一。新项目的陆续落地,意味着海....
7月1日,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连发两份公告宣布,分别完成出售聚苯乙烯(XPS)保温材料业务和收购Alsachimie合资企业49%的股份。 巴斯夫当日宣布,已于6月30日完成挤出聚苯乙烯(XPS....
6月30日,交通运输部、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并提出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打造绿色低碳港口等,加快内河航运绿色低碳转型。
中化新网讯6月28日6点28分,上海洁达尼龙材料有限公司首批优级品己二胺正式产出,标志着位于上海化学工业区的上海洁达尼龙一体化项目12万吨/年己二胺装置一次投料开车成功。该项目是上海化学工业区以英.....